本期嘉賓:
江蘇瑞和化肥有限公司營銷部部長 張圣霞
嘉賓觀點:
在新一輪結構調整過程中,工藝落后、污染嚴重、不能提供最優服務方案的企業將被淘汰,而具有資源優勢且善于整合,技術先進且綠色環保,擅長營銷能夠及時把握行業動態發展的“新型”肥料企業將會帶來我國農資行業的新趨勢。
糧價下跌致使肥料銷售遇冷
進入6月旺季,按照慣例正是冬小麥收獲、夏玉米播種的黃金時節,往年這個時候農資市場也將面臨著銷售旺季??墒墙衲甑霓r資市場卻顯得業績平平,整個肥料行業隨著南方多城市的大雨而變得有些寒冷。
近期,南方地區雨水不斷,極端天氣給夏季用肥銷售帶來難題。據了解,連續的暴雨給稻米收購價格帶來不可避免的傷害,搶收導致稻米發霉、發黑直接影響稻米品質,江蘇、江西等地稻米價格跌破0.6元/斤,對比國家目標收購價格1.1元/斤,造成近50%的收入損失。而在華北地區,去年超低的玉米收購價格使得部分農戶依然糾結于夏種作物的品種選擇,輪種大豆或是減少農資投入成為農民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江蘇瑞和化肥有限公司營銷部部長張圣霞在接受采訪時坦言,糧價下跌,惡劣天氣造成減產減收,這給本來種地積極性不高的農戶帶來了更嚴峻的心里考驗,在安徽南部、江西、湖南等地,雙季稻改為單季稻是一種無奈的選擇。而部分地區玉米種植結構調整為大豆生產,由于兩者需肥量和需肥結構不同,可能直接造成用肥量的減少在一半以上。“這意味著肥料行業將會面臨非常嚴峻的銷售困境,以前肥料的市場競爭是在同行之間,現在的競爭則是存在于肥料投入的決定者——農戶身上。”張圣霞對此不無擔憂。
據張圣霞分析,預計今年肥料在全國市場的銷售量相比去年下降15%。一方面,種植結構調整過后,以大豆為例的部分作物不需要高濃度復合肥進行營養補充;另一方面,低價格的單質肥或是低端產品成為農戶的重點選擇對象。張圣霞還認為,種肥同播、測土配方等現代化種植技術和農業設備的投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普通復合肥料的用量,這對新型肥料和高端產品的開發提出了更高要求。
結構調整帶來更強動力
目前,隨著夏種的開展尿素價格略有回升,主流出廠價在1400元/噸,55%磷酸一銨到貨價在1700-1730元/噸。行情不斷走低導致下游拿貨積極性嚴重下降,觀望情緒不斷加重,價格持續徘徊在生產成本線上下也導致部分生產企業選擇停車檢修來規避損失風險。
張圣霞認為,盡管今年國內整體經濟處于下行,但是隨著近年來國家對農業發展的大力支持,越來越多沒有資金包袱的個體和企業毅然選擇競爭激烈的肥料市場試水,這給本來低迷的肥料市場行情雪上加霜。眼下肥料行業將面臨著優惠政策取消、化肥零增長、線上運營搶占渠道、農資企業結構調整和種植業結構調整等多種復雜因素,農資行業即將重新洗牌。
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新一輪結構調整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將會促進新型產品、特種產品的研發和大面積使用,也更加利于土地流轉、集約化經營,同時農資企業也會更加關注對農資購買者農戶的鏈式服務模式,即從種到收,形成全程解決方案。在新一輪結構調整過程中,工藝落后、污染嚴重、不能提供最優服務方案的企業將被淘汰,而具有資源優勢且善于整合,技術先進且綠色環保,擅長營銷能夠及時把握行業動態發展的“新型”肥料企業將會帶來我國農資行業的新趨勢。
今年的玉米收儲政策將由臨時收儲變為“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機制。此舉將進一步減少玉米庫存,并增強種植結構調整進度加快,經過市場化運作,糧價進出口逆差也將見到好轉曙光。張圣霞表示,肥料畢竟是農業種植的剛性需求,種植結構多樣化和農產品價格回升將大大增長農戶種地積極性,也會給我國的農資行業帶來更強動力和更好發展。
上一條:液氨周評:行情窄幅震蕩波動下一條:液氨周評:行情窄幅震蕩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