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壓抑了好幾年的煤價,終于揚眉吐氣了。
10月12日下午最新消息,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收570元/噸,與上期相比上漲了9元/噸,本期價格指數繼續刷新年內最高紀錄,已經連續15期上漲,較年初371元/噸上漲了199元/噸,累計漲幅達到了53.8%。
但在10月13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的定時定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趙辰昕指出,近一時期,市場煤價出現了過快上漲勢頭,從供需形勢看,我國煤炭產能嚴重過剩、供大于求的趨勢目前沒有根本改變。當前出現的煤炭價格過快上漲,缺少市場基礎,也不可持續。煤炭供應不會出現大的問題。目前煤炭領域完全有條件、有能力保障穩定供應。
煤價一路看漲
煤價自今年4月份以來不斷上漲,讓市場恍然有一種重回黃金時代的感覺。
10月12日下午最新消息,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其中,秦皇島港煤價繼續全面上漲。秦皇島港45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465-475元/噸,環比上漲25元/噸,50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515-525元/噸,環比上漲20元/噸,55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565-575元/噸,環比上漲5元/噸,58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600-610元/噸,環比上漲30元/噸。與上期相比,各煤種價格漲幅明顯擴大。
盡管處于煤炭需求淡季,不僅煤炭港口煤價不斷刷新,上游煤炭產地市場的火熱程度也依舊難減,由于煤炭價格快速飛漲,部分煤炭主產區再現排隊等煤的場景。據秦皇島煤炭網價格頻道最新數據顯示,本周期(2016年10月7日-10月13日),除了山西地區煤價繼續平穩外,內蒙古、陜西均延續節前上漲走勢。其中,內蒙古鄂爾多斯(10.090 0.00 0.00%)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報收306元/噸,環比上一周期上漲4元/噸;山西大同南郊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報收435元/噸,環比上一周期持平;陜西榆林地區發熱量6000大卡煤炭綜合價格350元/噸,環比上一周期上漲36元/噸。
資深煤炭行業分析師李學剛分析認為,國慶節后,主要產地資源偏緊局面暫未因為產能釋放力度加大而得到緩解;秦皇島、黃驊等主要發運港口煤炭庫存水平依然偏低;近期國內海上煤炭運價上行,預示短期煤炭需求再度回暖;太原、鄭州、西安和烏魯木齊等多個鐵路局先后宣布取消鐵路運價優惠或上調運價,導致煤炭銷售成本增加;對今年冬季可能出現嚴寒氣候的擔心,導致對動力煤的增量采購等等,支持本報告期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價格和價格指數繼續上漲。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張有生則指出,煤炭價格的上漲,包括局部煤炭供應緊張狀況,一是因為長期實行去產能的政策,今年前8個月累計退出產能大概有1.52億噸,去產能政策實施的力度還是比較大的,二是進入7月份特別是9月份水電的發電量同比下降是兩位數,大概有百分之十幾,水電發電量這種斷崖式的下降,導致火電發電量增加,火電的增加必然會帶來發電用煤量消費的增加。有一個不完全統計,7、8月份兩個月發電用煤增加量大概有3000多萬噸,與2004年、2005年每天繁榮的時候增量差不多。
而對于煤價上漲,趙辰昕則指出,去產能政策肯定是一個重要因素。煤炭供需關系的變化還與以下幾個因素密切相關。一是火電消耗大幅增加。自7月份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溫少雨,一方面,水電出力大幅減少,由前6個月的增長4%變成9月的下降12.8%;另一方面,氣溫偏高增加了居民生活用電量。在這兩個方面的影響下,7月、8月,9月前20天火電同比分別增長4.8%、7.3%和12.9%。還有一個因素是違法違規生產、超能力生產、劣質煤生產得到有效遏制。此外,個別地區雨天鐵路斷道影響了部分煤炭運輸,嚴格治理公路超載也控制了部分煤炭的公路運輸??偨Y起來,當前煤炭供需關系改善,個別地區煤炭供應偏緊,既是去產能效果的直接體現,也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
去產能不會放松
盡管煤價上漲的趨勢短期將難以遏制,但這卻并未影響政府去產能的力度。
今年7月份開始,煤炭鐵路運量出現好轉,部分路局車皮進入緊張狀態,自10月10日起,多個鐵路局(太原、烏魯木齊、西安、呼和浩特和鄭州鐵路局)開始調增煤炭運價,煤炭銷售運輸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市回暖,且繼續支撐煤價上漲。
李學剛認為,在季節性需求擴大以及政策性、市場性導致的供應偏緊的市場行情下,預計今年冬季煤炭價格仍將迎來新一輪的較大幅度的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慶長假前夕,神華、中煤、同煤、伊泰四大煤企上調了10月份的下水煤長協價格,從9月份的460元/噸一躍漲至548元/噸。
此外,潞安集團9月份公路煤價再漲90-120元/噸,冀中能源(6.230 0.00 0.00%)10月份煉焦煤價上調90-100元/噸。
“這是煤炭企業在為明年的長協價格談判做準備。”一發電集團高管指出。
“堅定不移地去產能,信心不能動搖,力度不能減弱。” 趙辰昕在發布會上指出,從供需形勢看,我國煤炭產能嚴重過剩、供大于求的趨勢目前沒有根本改變。當前出現的煤炭價格過快上漲,缺少市場基礎,也不可持續。煤炭供應不會出現大的問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能源消費強度將有所回落,特別是隨著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快速發展,煤炭的市場需求很難有絕對的增長空間。
國慶長假前夕,發改委聯合能源局、安監局等下發《關于適度增加部分先進產能投放保障今冬明春煤炭穩定供應的通知》,通知指出符合條件的先進礦井可以在276至330個工作日之間釋放產能,產能釋放期限暫定為2016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有條件有序釋放部分安全高效先進產能,以改善煤炭供需狀況,滿足冬儲煤的實際需要,但沒有參與產能釋放的煤礦仍要嚴格執行276個工作日制度。
對于煤炭的供求形勢會不會發生逆轉,國家發改委則顯得胸有成竹。趙辰昕指出,全國運力比較寬松,煤炭運輸調配有較強保障;而從政策措施這個角度看,目前通過全國的減量化生產和治理違法違規建設控制了約10億噸產能。其中有一些是符合先進產能標準的煤礦。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有序釋放。下一步,部際聯席會議將統籌煤炭去產能和穩定供應關系,對出現的供應結構性偏緊的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確保全國煤炭供需形勢基本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