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用肥淡季,各地化肥冬儲陸續開始,但今年的肥料冬儲市場上,尤其是復合肥,將面臨空前壓力。截至目前,多數復合肥企業的主流冬儲價格和相關政策仍不明朗,僅部分企業暫時執行計息收款、保底等政策,經銷商也多是詢價觀望,打款訂貨的積極性并不十分高漲。據小編了解,不僅是今年,近年來肥料冬儲市場上的交投氣氛比較清淡,“冬儲淡化”一詞逐漸被人們所接受,無論是上游復合肥生產企業還是下游經銷商,面對肥料冬儲市場上的巨大壓力,都顯得力不從心。
通常意義上的冬儲旨在解決肥料生產和農業需求季節性之間的矛盾,在化肥需求淡季,經銷商打款預定肥料,不僅解決了生產企業在銷售淡季的資金短缺,而且保障了下游用肥季節到來時集中供貨,可謂一舉兩得,那么為何近年來冬儲有所淡化呢?以下小編以復合肥為例作簡要分析:
第一,行業產能相對過剩,終端需求有所減少。據中肥網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有復混肥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有3400家以上,產能約為2億噸,而面向各地的實際復混肥產銷量約5000萬噸,實際需求占比僅為整體行業產能的四分之一左右,這一數字足以體現國內復合肥行業產能過剩的尷尬局面。復合肥產能過剩的重要原因則是終端需求有所減少,第一是農產品價格低迷所引起的化肥需求量的減少。近幾年我國糧食的整體價格出現下調,使得終端農戶的用肥積極性受到一定影響,肥料需求數量也因此受到影響;第二是國家和地方的農業政策調減種植面積帶來的化肥需求量的減少。在土地過度利用、環境惡化的今天,調減農業種植面積、實現土地的休養生息無疑是正確的選擇,但這必然引起種植面積的下降和化肥需求量的減少。產能過剩,需求不足,給復合肥的銷售帶來不利影響,冬儲市場更是難以幸免。
第二,企業生產分布廣泛,供應體系愈加完善。因為復合肥相比傳統的基礎肥料養分配比更加均衡、施用效果更加明顯,所以終端用戶的使用數量逐年增加,生產企業也隨之增多。受地域限制的大型復合肥生產企業為了搶占市場,紛紛異地布局建立生產廠址,開拓市場,加上地方性中小型復合肥企業絡繹不絕地開辦,使得企業分布遍及全國各地,終端農戶的用肥需求隨時可得到滿足。另外,近些年我國物流行業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行業規模、服務能力均有顯著提升,傳統運輸業、倉儲業加速向現代物流轉型。隨著物流行業的逐漸發展,從化肥生產商、經銷商到終端農戶的肥料配送,運輸時間不僅大幅縮短,而且更加精確,所以下游備肥工作的保障性變得更強。市場分布廣泛,供應體系完善,如有需求,可隨時供貨,貨源緊張、斷貨的現象似乎不會那么輕易發生,肥料冬儲也就變得沒那么舉足輕重了。
第三,行情波動時有發生,下游多持觀望心態。目前在化肥市場上“旺季不旺”、“淡季漲價”等現象已不足為奇,近年此類事件比比皆是,尤其在今年秋季化肥市場掃尾進入相對淡季的階段,各個肥種的價格爭相上漲,據中肥網了解,目前山東地區的尿素主流出廠報價為1760-1770元(噸價,下同)、湖北地區的55%粉狀一銨主流出廠報價更是達到2200元、曼海姆52%全水溶硫酸鉀主流出廠報價也已達到2800-2850元左右。面對此番原料價格的不斷上行,復合肥價格也有所調漲,目前已有多數企業的產品報價上調了100-200元不等,雖冬儲價格尚不明朗,但通過多數復合肥生產企業了解,復合肥冬儲價格較往年有所上漲已成定局。復合肥原料價格的大幅上漲,不僅增加了生產企業冬儲政策出臺的操作難度,而且影響了下游經銷商的備肥積極性,多數經銷商擔心明年春季原料價格大幅下跌,從而導致復合肥的銷售情況達不到預期情況,造成旺季不漲價反而跌價、不賺反賠的結果,所以觀望心態濃厚,備肥信心尤為不足。肥料市場行情的連續異常波動給化肥冬儲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往日的冬儲優勢更是隨之遠去。
綜上,冬儲淡化勢必給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帶來許多困難,但是如果二者能夠適應冬儲淡化的形式,另辟蹊徑,通力合作,那么一定會順利越過這個漫長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