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行業轉型升級的黃金之路在哪里?
發布時間:2018-04-17 閱讀次數:3367次
化肥工業是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有力保障,化肥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化肥行業已經進入轉型發展關鍵時期。
抓住化肥供給側改革機遇
當前推進供給側改革是包括化肥行業在內的整個制造業難得的機會,誰可以主動抓住機遇,誰可以盡早采取行動,跳出當前經濟困境。如何迅速提升企業和行業的自我適應能力和自我調整能力,都會是一場考驗,從宏觀經濟發展情況來看,很多企業幾乎整體落后于變革曲線,不少企業和行業在被動應付中痛苦掙扎。
化肥行業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要著力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要大力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據了解,40%基礎肥產業,產能利用不足七成,復合肥產能利用率只有三成左右,過剩的產能擠壓和沉淀大量廠房、土地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降低了資源配置效益,70%企業,處于盈利水平線以下,行業運營效率十分低迷,去產能、去庫存是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根本途徑;二是要著力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供給不足是導致國內消費潛力難以釋放主要原因,在傳統化肥產能過剩,效益低迷背景下,農業現代化、綠色化轉型倒逼,發展高效環保肥料成為新焦點,各種配方肥料和有機肥料等一批附加值高的新型肥料收到市場追捧,這已經成為利潤重要增長點。化肥行業要繼續深入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提高供給質量體系,努力化解傳統產品和消費需求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從而實現高效可持續發展。
取得重大進展和成績
從行業發展來看,2017年化肥行業繼續按照調結構,促轉型的實施戰略,按照行業提出的十三五發展規劃,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探索、研究,淘汰落后產能的新途徑和新機制。加強標準修訂,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據統計,2017年合成氨產能減少165萬噸,尿素退出產能280萬噸,還有2000多萬噸產能處于停產狀態。
同時肥企積極探索走出化肥的新路子,為下游新能油和經濟化工市場,開闊新空間,發揮化肥廠現有的經濟優勢,大大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目前新型化肥廠正在加緊建設年產50萬噸乙醇的新裝置,乙醇產品市場開拓其下游利用也在同步進行。
不少肥企也在積極探索“互聯網+”,企業可以提供配方、供肥、施肥、指導、咨詢、培訓、示范、倉儲、配送等全程服務,應該進一步拓展銷售平臺,農化服務已經成為肥企拓展市場的標配。行業去產能取得明確效果,2017年我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為37.8%,農藥利用率38.8%,比2015年提高2.2個百分點。目前農藥使用量已經連續三年負增長,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提前三年實現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零增長的目標。
化肥農藥利用率提高帶來的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化肥利用率提高2.6個百分點,相當于提高化肥用量130萬噸,減少生產投入26億元;農藥利用提高2.2個百分點,相當于提高農藥使用量3.3萬噸。通過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在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同時,創新綠色品牌,特別是采取生態控制,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保護農產品產地環境。減排增效方面,節省130萬噸燃煤和90萬平方米天然氣。實踐使化學行業充分認識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化肥行業轉型升級必由之路,也是化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黃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