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農資”增多,打假仍需努力
來源:中國化肥網 作者:羅博 楊玉華 發布時間:2010-03-15 閱讀次數:2988次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山東、安徽兩省消費者協會公布的消費投訴統計結果顯示,農業生產資料質量問題增多趨勢明顯,應引起消費者和市場監管部門重視。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公布的2009年全?。保泊笙M投訴熱點中,種子、禾苗、化肥、農藥等農用生產資料投訴比上一年增長41.3%,居投訴熱點首位;安徽省消費者協會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去年全省假冒偽劣農資問題突出,占到投訴總量的四成。一個同比增長四成,一個占到總數的四成,都說明農資質量問題當前十分突出。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農資質量與農業收成、農民收入直接相關。尤其是種子、化肥、農藥等,涉及面廣、農戶多,如果大量出現問題,不僅關系糧食生產和農產品質量,而且可能影響農村社會穩定。
近年來,中央不斷加大惠農支農力度。在惠農政策鼓舞下,各地農民種糧積極性高漲,農資市場供銷兩旺,形勢喜人。然而,山東、安徽兩省消協的統計表明,一些企業和商販正在利用這種大好形勢非法牟利,用偽劣農資坑害農民。
應當看到,近年來國家對農資市場的持續整頓是有效的,利用假冒偽劣農資坑農的重大案件明顯減少。但假冒偽劣農資并未銷聲匿跡,而是化整為零繼續向農村市場滲透,有的商家還變換花樣非法牟利。山東省消協接到的不少農村消費者投訴稱,當前一些種苗經銷商肆意夸大收益,誤導農民使用未經科學試驗的新品種,導致農民歉收甚至血本無歸。
農資質量問題抬頭,暴露當前農資市場經營管理仍存在混亂現象,監管還有不到位的地方,提醒各級政府加大打假力度,同時加快創新農資經營管理模式,規范市場秩序,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和生產積極性。(羅博,楊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