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煤制天然氣項目的上馬熱度因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一紙通知而迅速降溫。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文指出煤制天然氣項目必須合理布局在國家出臺明確的產業政策之前煤制天然氣及配套項目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統一核準。并且要求在國家出臺明確的產業政策之前各級地方政府應加強項目管理不得擅自核準或備案煤制天然氣項目。
發改委的表態在業內人士看來意味著今后各地新上煤制天然氣項目越來越難并且目前各大能源企業正在積極上馬的煤制天然氣項目也可能會暫緩。
據了解煤制天然氣是以煤為原料采用氣化、凈化和甲烷化技術制取的合成天然氣。一個被業內普遍承認的事實是國內市場對天然氣不斷增加的需求為發展煤制天然氣提供了強大的支持而天然氣漲價的預期使得各路資本涌向煤制天然氣項目。
包括中央能源企業以及多地地方能源企業都紛紛涉獵其中如中海油、大唐發電、華能集團和中電投集團均已啟動了投資上百億元的煤制天然氣項目。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國家發改委收緊煤制天然氣審批權表明國家對發展煤制天然氣的謹慎態度特別是在煤制天然氣發展初期。
周修杰分析雖然目前我國煤制天然氣技術方面已經成熟能夠進行商業化生產但是對煤制天然氣的科學性、經濟性、環保性等方面的諸多問題還有待論證。而地方政府和企業看到煤制天然氣的利好前景紛紛上馬煤制天然氣項目導致全國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已經超過了20個這就打亂了國家的統一規劃甚至可能浪費資源。
行業投資涌動導致局部呈現出過熱的跡象最終引起國家主管部門的密切關注。
“煤制天然氣是資源、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項目建設需要的外部配套支持條件較多不僅涉及煤炭開采與轉化、水資源保障、技術的集成與優化還需要配套建設天然氣管網、培育用氣市場等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在國家能源規劃指導下統籌考慮、合理布局。”發改委在通知中說。
“在發展煤制天然氣過程中產業的統一規劃問題十分重要。只有在統一的規劃下才能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郭海濤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規劃有利于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也能夠適當控制產能防止出現產能過剩等問題。
周修杰則告訴記者發展煤制天然氣應當充分考慮當地的資源稟賦和環境承受能力。因為發展煤制天然氣需要有充足的煤炭資源做后盾并且要求水資源充足這對煤炭和水資源缺乏的地區來說就不宜發展。煤制天然氣過程中排放的污水、廢氣等污染物也要科學處理不能以犧牲當地環境為代價發展煤制天然氣。(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