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加拿大回國孫昔銘就匆匆趕往國家發改委匯報幾年前就在加拿大勘探到的鉀礦項目開發細節。
孫昔銘是這個鉀礦所有方中川國際礦業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川礦業”)掌門人。自8月中旬全球最大礦業公司必和必拓發起對加拿大鉀肥公司(Potashcorp下稱“加拿大鉀肥”)的收購后全球鉀礦市場頓時變得炙手可熱。如果不是這起鉀肥收購案曝光很少會有人注意到中川礦業這樣一家中國民企——胃口大開的必和必拓近400億美元的加拿大鉀肥收購方案被拒后又瞄準了孫昔銘的鉀礦。這個總儲量近9億噸的鉀礦是目前中國在海外的最大鉀礦項目國內現已探明鉀鹽工業儲備總量不過10.21億噸(占世界已探明工業儲量不足5%)。
面對全球鉀肥企業不斷整合、趨于壟斷的發展態勢如果鉀肥定價權像鐵礦石一樣旁落礦業巨頭鉀肥資源本就匱乏的中國無疑又將腹背受敵。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政府能大力支持民企“走出去”自主開發或將改變鉀肥市場今后受制于人的局面。
海外最大鉀礦項目出爐始末
昨天《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致電孫昔銘時他正在國家發改委“加拿大項目開發需要經國家發改委審批。”孫昔銘表示一些國外企業希望與其合作開發這個鉀礦其中包括必和必拓。
這一舉動讓他更堅定了對這一項目的開發前景。該項目與加拿大鉀肥的項目同處一個省那里是全球鉀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2007年2月28日中川礦業在加拿大組建了久益礦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久益礦業”)開始對當地鉀礦資源進行調研考察和論證分析。第二年金融危機的爆發給這家企業提供了良機當地一塊總共96平方千米的KP-488勘區被一家遇到財政危機的礦業公司拋棄孫昔銘果斷接手。
此后久益礦業開始對這個區域進一步勘察并選擇了全球知名的Wardrop工程公司作為技術顧問。“這個公司要價很高。”中川礦業副總經理閆長明此前告訴本報。經過勘察KP-488鉀礦項目具有很好的成礦前景。去年2月18日20多名權威地質專家和化工專家在北京召開了關于KP-488鉀礦項目鉆探技術報告評審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鹽湖中心主任、評審小組組長鄭綿平在會上宣布:“KP-488鉀礦具有優質的大型鉀鹽資源遠景是目前中國企業在海外取得的唯一擁有優質鉀鹽資源的鉀礦床有建立大型鉀肥基地的前景。”
根據專家當時對該項目資源量預測其賦存鉀礦資源約3億噸。此后KP-488鉀礦項目儲量進一步被探明。去年10月19日中川礦業在北京召開的鉀礦認證會上與會專家稱這個項目對中國打破鉀肥國際壟斷構建穩定鉀礦資源供給體系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經國土資源部資源儲量評審中心審定該礦氯化鉀資源儲量在5億噸以上。約一年后該項目探明儲量又大幅增加。孫昔銘表示其總資源量達8.93億噸。
好項目緣何難融資
這個頗具前景的項目目前面臨資金問題。孫昔銘昨天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稱該項目開發資金沒落實因為整個項目如達到年產300萬噸鉀鹽需總投資20億美元。
純粹依靠自己的力量中川礦業沒有足夠資金開發。沒有顯赫背景的中川礦業由遼寧久益置業集團于2007年投資組建總部設在北京。從成立之初 中川礦業就將戰略定位于赴海外投資鉀礦。因為這個戰略符合國內需求。中國是全球最大鉀肥消費國2008年消費量約600萬噸按全球消費量3200萬噸計算中國需求約占全球五分之一但中國鉀肥資源量、產量非常低瑞銀分析師預計今年中國鉀肥對外依存度40%進口量為300萬噸左右。
中國礦業聯合會調查研究部主任盧業授昨天告訴本報如中川礦業位于加拿大的項目能夠達產很大程度上可以填補國內缺口。
從去年開始孫昔銘、閆長明等團隊成員就開始為這個項目尋找戰略投資者但目前仍沒有融到足夠的資金。在國內企業不太積極的情況下國外企業早就看到了機會。孫昔銘說許多海外投資者希望與其合作但考慮到鉀礦是稀缺資源現在不打算跟外國公司合作。
盧業授說:“國家對民營企業赴海外投資礦業支持力度的確不夠。”縱觀金融危機發生后國內多例民企赴海外資源投資案例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力量。從目前來看民企出讓部分股權進行融資是最佳方式此外再配合國家的優惠貸款。(春柳)
上一條:鉀肥遭遇內外擠壓,價格或將上升下一條:鉀肥的美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