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下旬以來,安徽皖北小麥主產區出現50年不遇的旱情。全省各級財政部門按照抗旱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科學調度資金,加大工作力度,多措并舉支持抗旱保春耕,促進農業生產,確保糧食安全。
一是及時發放農資綜合補貼和糧食直補資金。在提前預撥農資綜合補貼資金3億元用于受旱地區農民購買化肥等抗旱保苗物資的基礎上,1月31日,省財政將糧食直接補貼8.98億元和農資綜合補貼47.65億元一次性全部撥付至各縣(區),并敦促各地加快資金撥付進度,確保糧食補貼政策落實到位。
二是用好中央和省財政小麥抗旱保春耕專項資金。在下達小麥抗旱保苗專項資金3000萬元、追加安排小麥抗旱保苗春管5000萬元、撥付中央財政農業生產救災資金22800萬元的基礎上, 2月18日,省財政再次撥付中央財政安排我省冬小麥返青撥節弱苗施肥補助資金1.2億元,同時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制定中央財政和省財政專項補助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確保資金及時有效使用。
三是加快實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及時下達2011年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指標,要求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優先補貼購置抗旱機械農戶和農機服務組織。與農機部門密切配合,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框架內,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簡化手續,加快抗旱機械購置補貼工作進度,保障抗旱機械及早發揮作用。
四是加強抗旱服務能力建設。自去年12月以來,分三次累計撥付18400萬元,專項用于購置抗旱設備補助。在真金白銀助力抗旱的同時,省財政廳會同有關部門發出通知,明確要求補助資金專項用于縣級抗旱服務隊購置應急拉水車、打井洗井設備、移動灌溉設備、移動噴滴節水設備、輸水軟管、簡易凈水設備等抗旱設備。同時,加強對資金使用跟蹤問效,確保財政扶持資金真正用于抗旱設備購置,提高抗旱服務能力。
五是認真落實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財政部門主動協助保險經辦機構,加強與當地農業、氣象、水利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密切關注災情發展,積極研究制定防災減損的有效舉措,建立理賠綠色通道,及時準確理賠到戶,幫助受災農戶盡快恢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