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產品作為直接面向農業使用的化工產品,在產業鏈條上是一個特別的環節,其市場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為了保證農業持續、穩定地發展,國家長期以來支持化肥工業的發展,并出臺了許多有別于其它化工產品的優惠政策,使化肥企業在生產、銷售方面都得到切實的實惠。然而,隨著化肥行業產能過剩,且國內外經濟發展一體化,化肥這個商品的特殊性逐漸退去,近幾年來,國家對化肥行業的運輸、電價、天然氣價格等政策也在逐步向普通商品靠攏?;蕛灮菡呙媾R全面取消,市場之手將逐步取代政策支持來推進化肥行業的發展。
A:市場化推進化肥優惠政策改革
在化肥價格市場化的同時,國家依然保留了許多優惠政策保證化肥行業發展的穩定性?;市袠I享受的政策優惠較多,例如優惠電價、優惠天然氣價、限制煤價上限、化肥運輸價格優惠及對化肥產品的價格直補政策等,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化肥企業生產和銷售成本。2009年開始,國家通過進出口調控、淡季儲備、完善農資綜合補貼、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等一系列措施,促進了化肥生產和流通行業快速發展。
然而,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逐步提升,天然氣、電力、運輸等化肥能夠享受優惠的行業,同樣在加快市場化進程。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確定了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各行各業全面向市場調控進發。同時,近年來化肥行業發展迅猛,“產能過剩”逐漸取代“供不應求”,成為化肥市場的主調。面臨新的形勢,重新定位化肥的產品屬性,逐步通過減少與其它產品相比的優惠空間來加快化肥產業市場化的改革。
B:電氣運價格優惠面臨全面取消
運費方面,目前我國化肥鐵路運輸執行優惠運價,但近幾年,國家針對放開化肥運價的聲音越來越強。相關部門統計,2008年開始(除2010年沒有漲價)每年的農用化肥鐵路都有13%以上的漲幅。最近一次漲價在2014年2月14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通知,對鐵路貨物平均運價水平每噸公里上調1.5分。整車農用化肥鐵路運價同額度上調,但是仍免收鐵路建設基金,運價率由每噸公里0.0976元上調至0.113元,上漲率為15.77%。
電價方面,與運費不同,各省根據國家發改委2004年下發的《關于化肥企業生產用電價格的通知》文件和各省電力公司的情況,為中小化肥企業提供電價優惠。各地對中小化肥企業的電價優惠幅度一般在40%以上。近年來,全國工業電價不斷上漲,化肥用電價格在優惠的情況下也以相應的幅度上調。然而,去年發改委下發的《關于調整銷售電價分類結構問題的通知》加快了國家取消化肥電價優惠的步伐。本次銷售電價分類結構中明確表示,在5年調整過渡期內,將現行大工業用電中的中小化肥企業等用電逐步歸并于大工業用電類。
天然氣價格方面,2013年6月,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決定自2013年7月10日起,調整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通知規定,此次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調整,將天然氣分為存量氣和增量氣。存量氣門站價格每立方米提價幅度最高不超過0.4元,其中,化肥用氣最高不超過0.25元。增量氣門站價格一步調整到可替代能源(燃料油、液化石油氣)的價格。存量氣價格調整則分三步實施,計劃2015年實現與增量氣并軌。今年8月12日,發改委印發《關于調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價格的通知》,宣布自9月1日起調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價格,化肥用氣調價措施暫緩出臺。此次天然氣調價短期內不會給尿素生產和化肥用煤帶來明顯影響,但《通知》同時指出,用氣化肥企業需承擔冬季調峰責任。據某企業測算,冬季用氣高峰期間,如果氣頭尿素企業開工率只能達到50%,氣頭尿素產量每月將減少60萬噸。
C:肥企積極看待成本增加
記者在調查企業是如何看待化肥優惠政策逐步取消時發現,由于近幾年電力、天然氣、運費價格不斷上調,且優惠取消的趨勢明顯,大部分化肥企業對這類成本上調的反應平淡,更多地是客觀認識市場化改革對化肥市場帶來的影響。
一些企業在分析這一現象的時候看到了市場化的合理性。例如尿素產量中20%用于工業,下游工業產品購買尿素時沒有進項稅,只有出項稅,因此帶來不公平的政策。僅僅從農業的角度去考慮化肥產品,就會截斷工業產品的價值鏈。隨著市場之手的力量越來越大,政府的有形手段調整能力自然會越來越小。”
對于優惠政策取消,已經在市場化中起到了明顯作用。據記者了解,在鐵路運輸優惠政策下,不少企業對“不公平待遇”怨聲載道。正是因為化肥運輸享受優惠政策,部分地區的鐵路部門選擇優先發運其它貨物,導致化肥產品發運不及時、庫存積壓。青海某鉀肥企業代表曾向記者反映,前幾年由于進入青海的車皮一直較少,青海鉀肥企業經常“搶”不到車皮,從而限制了國產鉀肥在市場上的銷售量,而改制后的鐵路總公司提高了運價后,增加了鐵路部門向青海運貨的積極性,同時也為青海向外發運提供便利。青海聯宇鉀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彬告訴記者,由于現在進入西藏的車皮增加,回流時經過青海,也增加了青海車皮供應。但對于優惠政策取消的影響,朱彬坦承,企業生產和運輸成本確實有所增加,也勢必會體現在產品銷售價格的增加,但現在市場決定一切,如果化肥價格高、成交積極,企業并不會過多地考慮優惠政策取消而帶來的成本壓力。
D:企業競爭力發生轉變
優惠政策的取消對于同類型化肥企業之間的競爭影響并不大。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勇告訴記者,這部分生產成本的上漲是全國普遍調整,對于企業來說,水漲船高,電、氣、運價格上漲并不會在同類型企業競爭中體現出優劣差別。然而,政策調整對原料不同的化肥生產企業,卻帶來較大的影響。
取消化肥優惠政策,直接補給農民,減少農民的負擔,以保證整個農業生產的穩定性。
E:國家支持政策應有所偏向
既然國家政策推動化肥產品市場化,化肥產品在整個產業鏈條中都應該適應市場化的操作方式,優惠政策的逐步取消也將帶動化肥產品價格的上漲。而化肥價格的上漲勢必會轉嫁到農民用戶的消費上?;首鳛檗r用產品的特點依然存在,市場化的發展不能觸碰農民的利益。
政府曾經承諾,雖不敢保證化肥等農資價格的下跌,但一定會在農資價格上漲時對農民實行補貼,農資價格上漲幅度大的時候,補貼會增長。李昊鋒認為,在政府提供兜底政策時,化肥的消費得到支撐,化肥行業的一切改革都不是問題。
陳勇認為,化肥生產和銷售環節政策優惠的取消是普遍原則,成本上漲對每個企業的發展帶來同樣的影響,但成本上漲導致的化肥產品價格上漲對消費環節來說會增加壓力。他提出,建議國家增加對農民的直接補貼,保證農民的用肥積極性,保障農業正常發展。
傳媒觀點
從改革的方向來看,全面調整現有化肥淡儲制度,取消各種優惠政策,恢復征收增值稅(鉀肥產品除外)。與此同時,統一國內化肥出口關稅稅率,使化肥脫去特殊商品“外衣”,真正恢復其產品屬性,由供求關系決定市場價格,由企業根據市場價格調整產量。而在化肥價格產生異動時,國家通過農資直補來保障農業生產的穩定。
業內人士一致認為,近期一系列政策改革措施的醞釀或出臺并不突然,化肥企業不會因為市場化改革而驚慌失措。但政府需要考慮的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果針對化肥生產和銷售進行政策調整,必須在化肥進出口、農業補貼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方案,才能保證化肥行業的穩定發展。據記者了解,政府將于9月展開對化肥行業各項相關政策的研究和討論,屆時,化肥行業將迎來新一輪變革。
化肥行業面臨全面深化改革,站在市場化十字路口的中國化肥行業,正迎來一場新的變革浪潮,化肥企業也將在走過這段煎熬的時期后找到未來發展的更大機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生產企業拼成本、拼技術、拼質量,流通企業拼服務、拼物流、拼誠信。在市場化的進程中,化肥企業在競爭中提高生產和運輸效率、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期待化肥行業走入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
上一條:尿素:內需氛圍偏弱,尿素暫弱勢盤整下一條:取消優惠政策的力度可以再大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