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強臺風“海鷗”再次襲擊中國南方港口,路線基本與兩個月前的超強臺風“威馬遜”一致。海南、廣東、廣西三省的部分沿海市縣損失嚴重。影響最大的行業為水產養殖業和漁業、農業,對化肥影響不大。但據港口相關人員及二銨企業初步預計,廣西防城、北海、廣東湛江三個港口中云天化和開磷二銨或受一定損失,裝卸貨物將有短暫延期,但損失量尚無法評估。鑒于目前二銨企業出口供應緊張的局勢來看,不管損失大小,都將有助于中國二銨出口價格繼續保持堅挺。
9月中旬,在昆騰的一單與印度的交易價格為CFR490美元/噸的訂單后,印度買方表示目前利潤為負,所以后期中國二銨出口到岸價已達上限,再漲困難。
回望今年出口之路,雖然今年二銨企業出口未出現“瘋狂集港”,“火爆簽單”大旺現象,但持續不斷的訂單使得國內二銨出口穩健向好。云南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許定國表示:“上半年國內二銨企業經營成果普遍不好,如果不能在出口市場取得實利,下半年的經營又會非常困難。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國內企業普遍保持了克制,在國外需求旺盛的階段沒有出現盲目和失序。如果國內企業還像以往那樣不計成本地追求出口,目前出口市場上FOB470-480美元/噸的離岸價根本不會出現。”
國內秋季冬小麥用肥日趨臨近,下游采購增多,二銨市場批發價格小幅探漲。不過,由于今年北方多地干旱、二銨價格較高,加上基層經銷商手中已經有少量前期低價貨源,對二銨拿貨意向并不太高。
另外,產能過剩仍在行業中不可忽略的根本問題,雖然今年有出口拉動,國內二銨價格一直保持平穩,但目前印度需求缺口已在縮小,而且中國出口期將于10月15日結束,即便加上保稅區貨物能出口到11月底,預計后期中國新簽單量不會太大。據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中國二銨出口量為155萬噸,假設8、9、10三個月每月出口70萬噸,到10月底出口量也不會超過370萬噸,再加上11-12月份保稅區貨物,預計今年二銨出口量將與去年的總出口量旗鼓相當,不會出現較大增幅。
雖然企業仍主供出口,但國內秋季需求量萎縮,市場供應量并沒有太大缺口。出口結束后,二銨市場主要支撐力消失,在企業貨源轉向國內市場的同時,供求關系將由秋季的緊平衡狀態轉變為供應過剩,因此,屆時二銨企業與市場價格將有回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