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煤炭行業脫困政策發揮作用,煤炭價格逐漸企穩回暖。筆者分析認為,明年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壓力依然存在,社會庫存高位和下游需求不旺仍會伴隨著煤炭市場,對煤炭價格上漲形成明顯遏制。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筆者有以下幾方面的依據。
一是經濟換擋期將影響煤炭消費總量。
目前,我國宏觀經濟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期和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明年,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將繼續進行,加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壓力加大,全國煤炭消費增速由前10年年均增長10%左右回落到3%左右,造成煤炭需求增速大幅放緩。
二是煤炭企業產能超前,市場仍呈供大于求態勢。
明年,“三西”煤炭基地產能將充分釋放,加之經過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的煤礦產量快速釋放,促使市場供大于求壓力加大。目前,煤炭市場供大于求、需求不足與產能建設超前、產量加快釋放相互疊加,造成煤炭庫存大幅增長,社會庫存連續30多個月保持在3億噸以上。明年,煤炭用戶需要消化高位的煤炭庫存,采購數量繼續保持低位,市場供需平衡難以實現,從而影響煤價上漲。
三是水電將繼續對火電保持擠壓態勢。
今年水電運行良好,溪洛渡及向家壩發電機組全部投產,賓金特高壓直流工程也正式投運,復奉、錦蘇、賓金三大特高壓滿負荷向華東地區輸電,加之今年夏季降雨頻繁,利好于水電。數據顯示,2015年水電總裝機容量將超過3億千瓦,同比增長約1000萬千瓦。預計明年,我國華東、華南地區的外購電仍將保持增長勢頭,從而減少了煤炭消耗。
四是國內對進口煤已形成常態化采購。
雖然國家采取增收進口煤關稅和提高質量準入門檻等措施限制進口煤,今年9月、10月,我國進口煤炭呈現降勢,但隨著國內煤價格的上漲,電廠采購成本增加,煤炭進口數量或將出現反彈。尤其作為東南亞國家的印尼、越南等國煤炭不受征稅的影響,必然憑借低價位的優勢進入國內市場,從而抑制國內煤價反彈。
五是港口運能提高,運輸更加寬松。
明年,隨著曹妃甸港煤二期、京唐港擴容工程等新增運輸能力的投產以及神華準池鐵路開通,各港口運能快速提高,新增運輸能力會超過下游需求增量,北方港口同質化競爭會更加激烈。各港口會加強與鐵路部門的聯系溝通,全力加快卸車,增加場存,吸引用戶,造成各港口存煤不斷攀高,庫存壓力加大,市場繼續向供大于求方向發展。
明年,預計國內煤炭庫存會略有下降,煤價也會擺脫低位徘徊走勢,有小幅上揚,市場形勢逐步趨好。但受需求增速減緩和環保壓力加大等雙重因素影響,全年煤炭市場形勢并不樂觀,買方市場有可能長時間占據主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