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根是定調明年政策走向的關鍵時刻。近期,三農問題再次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而重大政策的出臺也為明年的農化板塊帶來了新的變數。先是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提出積極穩妥地推進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隨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提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此后12月16日《2015年關稅實施方案》公布,氮肥、磷肥出口關稅取消淡旺季差異,鉀肥出口關稅不作調整。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政策的關注和推動下,我國農化行業將迎來利好,相關板塊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土地流轉加速 龍頭企業受益
11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提出,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要穩定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規范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12月9日~1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指出,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完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政策,健全公開規范的土地流轉市場。
國內土地流轉已是大勢所趨,過去3年土地流轉面積復合增速達到22.1%。截至2013年底,全國承包耕地流轉面積為3.4億畝,流轉比例達到26%,經營面積在50畝以上的專業大戶超過287萬戶,家庭農場超過87萬個。
光大證券分析師毛偉認為,隨著中央層面關于引導農村土地流轉、發展農業規模經營的政策落地,將推動土地流轉進程加速。而土地流轉將對農業經營主體結構、農資渠道流通模式都造成深遠影響,進而改變農資行業市場格局。首先,經營主體向文化程度更高的種植大戶轉變,其對農資產品的選擇更為理性,對農化服務的需求更強,而龍頭企業往往具有較強的產品性價比優勢,尤其在服務提供能力上具備小企業無法比擬的實力。同時,農資渠道流通模式也可能發生變革,從現行的層級式經銷商結構向電商化的方向發展,降低產業鏈運營成本。在這一過程中,農資和電商行業的強強聯合將是最佳組合,而不能參與這一過程的企業未來可能喪失市場話語權,市場份額有望向龍頭企業加速集中。
國海證券分析師代鵬舉也認為,土地流轉將會促進農村資產的提升,農業生產活動的商業新模式并推動城鎮化的發展,通過人力資本的進一步釋放、土地資源供給的增加以及資源配置的優化提升長期經濟績效,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的確權與流轉使得占我國人口多數的農民群體加速產業化,對農化行業帶來顯著的利好,建議關注金正大、史丹利等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