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價格走勢
根據價格監測,24日5500大卡動力煤報收于525元/噸,較昨日下跌了1元/噸,為近四個月以來首次下跌,較往年動力煤日期下行有所提前。目前發熱量5500大卡/千克動力煤在秦皇島港、黃驊港、天津港、曹妃甸、國投京唐港和京唐港的主流成交價格報收分別為:520-530元/噸、520-530元/噸、520-530元/噸、515-525元/噸、515-525元/噸和500-510元/噸。
二、影響因素分析
產品:隨著前期一系列的政策利好消化殆盡,需求數據早已表現出了不利好煤炭市場的一面,多項價格指標均反映市場進入小幅回暖后的相持階段。但為了煤炭年度談判,煤企挺價意愿強烈,而下游用戶的集體抵制,針對年終的長協合同的簽訂煤電雙方持續暗戰。 12月24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25元/噸,比前一報告期下降了1元/噸,環比下跌0.19%,同比下跌17.00%。
產業鏈:今年下游電力耗煤情況較差天氣較暖取暖用煤量減少工業用電量未有較大提升整體火電耗煤量與2013年相比差距較大,諸多利好仍無法改變現階段煤炭產能結構過剩和消費端需求減弱的現狀。近日沿海主要電廠合計耗煤今冬以來首次突破70萬噸電煤庫存下行至1310萬噸左右存煤可用天數降至18.6天。
截至12月21日,環渤海四港煤炭庫存量分別為:秦皇島港722萬噸、國投曹妃甸港705萬噸、京唐港590萬噸、天津港228萬噸。除京唐港區煤炭庫存量增加,其余三港煤炭庫存量均有所減少,但均處于高位,庫存壓力迫使煤企放棄繼續抬價。
行業:為了推動出口來化解我國居高不下的煤炭產能過剩問題,財政部日前決定,從2015年1月1日起,將適當降低煤炭出口關稅的稅率到3%。但我國煤炭在國際市場上仍缺乏競爭優勢,以5500大卡動力煤來說,我國煤炭在出口退稅后的價格約為450元/噸,加上海運費30元/噸,運到日本的價格為480元/噸,而同樣的產品從澳大利亞運到日本的價格僅為440元/噸。因此,對于出口煤炭來說,降低出口關稅力度還應加大,甚至可以實行零關稅。
宏觀:經濟增長對能源消耗的依賴難以減輕,2000~2013年我國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的平均值為0.73,也就是說,每增長1個百分點的GDP,能源消費量需要增加0.73個百分點。為了控制能源消費過快增長,自“十一五”規劃起我國將單位GDP能耗納入約束性指標,“十二五”規劃又引入了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措施,要求2015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0億噸標煤。
三、結論與展望
分析師程浩認為,目前煤電雙方針對年終的長協合同簽訂的價格暗戰仍在繼續,但全國重點電廠、下游沿海電廠、中轉港、下游儲煤基地存煤均處于高位,其他下游行業需求低迷,加之進口煤壓力依然存在,煤企壓力巨大,動力煤或從此陷入下行通道,至少短期內再次上漲的可能性幾乎為0。(靈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