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化肥出口關稅政策已于12月16日公布,所有化肥取消淡旺季窗口期,尿素80元/噸,一銨和二銨100元/噸,其他氯化鉀、硫酸鉀600元/噸,硫酸銨繼續0關稅,三元復合肥、其他礦物或化學鉀肥30%,肥料用硝酸鉀、其他化肥及小包裝皆是5%。關稅出臺以后氯化銨廠商關注的兩個問題是:
第一,氯化銨價格有沒有漲?
據中國化肥網統計,12月第二周時國內氯化銨主流出廠價格在濕銨240-260元/噸、干銨300-320元/噸,而目前國內氯化銨主流出廠價格上漲至濕銨280-300元/噸、干銨330-350元/噸。不過,由于前期廠家大多都有保價政策,目前多在執行這些低價的前期訂單,雖然此時廠家漲價意向較堅決,但鑒于年初至今氯化銨市場持續低迷,下游仍持觀望態度,謹慎持倉,所以新報價成交寥寥。不僅如此,據貿易商透露部分大廠為了加大走貨量仍保留了聯儲聯銷的政策。而且,到目前為止仍有部分廠家并未上調報價。
第二,氯化銨價格會不會漲?
氯化銨關稅不變,而氮磷二元肥關稅降低,加之有部分廠家已計劃在2015年縮減產能或將聯堿轉化成氨堿,這也將減少明年的國內氯化銨供給量,緩和供需矛盾,所以后期氯化銨價格的上漲應有希望。但新關稅政策中所有肥種稅負均勻分布,預計氯化銨出口難現2011年的"牛市",2015年氯化銨行情或將好轉,但價格漲幅恐有限,甚至可能仍難以按氮含量的多少同尿素做正常的價格比較。
首先,氯化銨屬于低濃度復合肥原料,適用范圍有一定的局限性,隨著經濟的發展,需求量或將呈遞減趨勢;其次,如果后期國際市場接貨理想,促使尿素、磷銨價格能有明顯走高,那么氯化銨價格也將被帶動,但目前來看尿素和磷銨價格出現迅猛上漲的可能性并不大,油價大跌造成化工產品市場疲軟,甲醇期貨多日跌停,廠家大多在此時將合成氨轉產至尿素,這將拖累尿素價格上行,而一旦國際需求不佳,那么國內化肥市場將面臨很大壓力,氯化銨價格上漲的空間也將有限;再次,其他國家應會根據中國關稅政策的變化來調整自身的貿易策略,而且本身因為匯率等問題,各國的化肥相關政策也經常變化,近日有市場傳聞稱印度可能會將尿素進口優惠政策轉移到氮磷二元肥,如果該政策實行,這無疑與我國新的氮磷二元肥關稅政策的調整相輔相成,形成巨大利好;再有,2011年氮磷二元肥出口迅猛增多,但同時也存在著不少質量問題,這使國際市場對中國貨源信任度降低,部分廠商擔心中國主要的氮磷二元肥出口目的國可能還對當年的貿易摩擦心有余悸,以至于影響今年的出口情況。
綜上,鑒于我國氯化銨產能嚴重過剩,而且其本身含氮量較低,適用范圍有一定局限性,后期價格仍承受較大壓力,所以后期來自國際市場上的需求或將成為使氯化銨轉危為安的最后希望,但變數較大,仍需謹慎。(賈鴻婷)
上一條:農業補貼計劃化肥分發已完成90%下一條:農業補貼計劃化肥分發已完成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