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倫特原油價格已從2014年6月每桶115美元的高點跌落至1月23日每桶49美元,暴跌57%。在CRU所有大宗商品分析中,氮肥市場是全球和地區能源市場變化最顯著的。
CRU認為油價下跌將不會對氮肥價格產生太大的通貨緊縮影響,因為氮肥生產的主要原料不是石油,在中國是煤,在其他地方是天然氣。
氮肥價格(尿素、氨、硝酸銨、硫酸鹽和UAN)在后冷戰時代被認定與原油天然氣價格掛鉤。然而,許多成熟的經濟體打破了這種關系,過去的十年里,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尿素出口國,氮肥價格并未與原油價格掛鉤。
雖然最近油價下跌不太可能在近期影響氮肥價格,它肯定會影響氮肥市場的供應。石油價格影響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天然氣在歐洲的價格,直接影響俄羅斯銷售給中、東歐的天然氣“照付不議”的合同,還影響天然氣在西歐的現貨市場。
在歐洲較低的天然氣價格肯定會降低肥料生產商如雅苒OCIFertiberia Grupo Azoty和北歐化工在氨、尿素和硝酸的生產成本。
作為市場價格建立在以煤為基礎的中國不大可能因為石油價格下跌而下降,歐洲生產商的利潤在2015年可能會增加,這也適用于天然氣價格受石油市場影響的其他地區如巴西和北美部分地區。
對于硫磺來說,以原油為原料的硫磺并不在原油供應的一環中,而是影響原油的提煉效率。
硫磺提煉率在近幾個月一直保持穩定因此硫磺能持續供應,低油價已經開始把壓力轉向美國的頁巖油產量,但是加拿大油砂由于先前的投資,預計2015年產量會增加。
不過現在的低油價使石油巨頭宣布削減投資預算。但這些削減的投資也許只會影響2020年后的項目運行,而不會導致原油供應的大幅減少。
這同樣適用于硫供應。硫磺產量在短期內不太可能下跌因為硫磺提煉率保持穩定。但提煉項目的投資決策在目前有取消或延遲的風險。
CRU認為硫磺市場中期的前景依然是過剩市場,潛在的過剩是相對暫時的,然后開始恢復至10年前的平衡的狀態,隨著低油價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