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孔祥智認為:改革的基本原則,就6個字:“為農、務農、姓農”,總之就是要打造一支專門為農民服務的隊伍,這么一支“國家隊”。這無疑正是供銷社農資企業的心聲。
關鍵詞一 打造綜合服務平臺
到2020年,把供銷合作社系統打造成為與農民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化運行更高效的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切實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關鍵詞二 拓展服務領域
面向農業現代化、面向農民生產生活,推動供銷合作社由流通服務向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延伸、向全方位城鄉社區服務拓展,加快形成綜合性、規?;?、可持續的為農服務體系,在農資供應、農產品流通、農村服務等重點領域和環節為農民提供便利實惠、安全優質的服務。
拓展服務領域是要把為農服務放在首位的基礎上,加大為農服務的力度。
供銷社很早就提出了全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但是以往更多的工作在流通。在經濟新常態下,傳統農資經營確實面臨著行業產能過剩和企業經營轉型的巨大壓力。
關鍵詞三 創新服務方式
圍繞破解“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等問題,供銷合作社要采取大田托管、代耕代種、股份合作、以銷定產等多種方式,為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資供應、配方施肥、農機作業、統防統治、收儲加工等系列化服務,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應該看到,此次供銷社綜合改革的內容很豐富、思路很新穎、目標很明確。在此形勢下,農資企業參與改革的方式也是豐富多彩的。只有自覺地深刻地融入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背景,才能取得大進步、大突破、大發展。
關鍵詞四 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
通過共同出資、共創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創辦一批管理民主、制度健全、產權清晰、帶動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
《決定》提出要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農資企業作為為農服務企業具有這方面的優勢:通過創辦或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強基層社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基層農技推廣機構、龍頭企業等合作,形成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合力。
關鍵詞五 社有企業改革
推進社有企業并購重組,在農資、棉花、糧油、鮮活農產品等重要涉農領域和再生資源行業,培育一批大型企業集團。
農資企業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農資服務創新力度,打破制約農資企業發展和提升為農服務能力的體制機制障礙,建立并完善農資服務創新工作的新機制,增強企業發展的活力和為農服務的實力。
上一條:液氨直接施肥突顯優勢下一條:液氨直接施肥突顯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