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傳統的尿素出口國,中國的價格和出口量一直對國際市場關注的焦點。全球尿素出口國一直緊盯中國的行情,在中國尿素低出口關稅窗口每次打開之前,他們就會預先調低自己的價格,因為中國尿素頗有“價格打壓者”的名聲。 但是這一情況在本月10日印度舉行的招標上發生了質的變化,印度的招標量高達100萬-150萬噸,而與中國的成交量為零。這是非常少見的?!掇r資導報》就此采訪了前來中國參加會議的英國阿格斯有限公司(argus)氮肥行業資深編輯Stephen Mitchell。他表示,“中國尿素已不再有價格優勢,這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已經顯現,并且今后的影響會更加明顯。” 也就是說,中國尿素的出口之門將越來越窄,最后完全關閉已在情理之中。中國尿素出口形勢正發生質的變化,尿素出口企業前景堪憂。
印度與中國零成交
Stephen Mitchell介紹,中國尿素的價格優勢已經消失。4月10日,中國尿素的出口最大客戶印度STC舉行招標,中國的投標價格居然比其他產地的價格高出15-20美元(每噸,下同)。Stephen Mitchell稱“這非常不尋常”。在這次招標中,中國小顆粒尿素報價265美元,大顆粒270美元,這對采購商來說是不可能接受的價格。而在招標之前,大家預計STC的意向到岸價會低至260-265美元,相當于中國離岸價245-250美元,合伊朗及阿拉伯海灣離岸價250美元。其實印度的報價已在大家預計之上,但中國的報價竟然高出15-20美元實在是出乎大家的預料。有9家供應商因印度附加了延遲付款條件而退出了投標。這是Stephen Mitchell認為的中國尿素出口形勢發生質變的事件。
眼前的競爭來自哪兒?
從已經投產和馬上就要投產的新增產能上看,Stephen Mitchell表示中國尿素的出口形勢更加不樂觀。
首先,他分析了將影響世界尿素供求格局的4個國家的已經和即將投產的新增產能。1. 印尼Kaltim公司50萬噸尿素已經投產,今年4月或5月就會出口。2。沙特120萬噸產能5月份開始出口。3.阿爾及利亞有兩條生產線已經投產,每條生產線的產能為每年120萬噸,總計240萬噸,6月份開始出口。4. 美國CF公司有60萬-70萬噸尿素和合成氨新建產能,尿素產量將隨國際市場的變化隨時變化。美國的產量雖然不會用于出口,但會擠占進口產品在美國市場的份額,2014年對美國的尿素的出口量高達100萬噸。且美國頁巖氣的開發,將使美國不斷地增加氮肥產是,減少進口,這已是大勢。
有新增需求嗎?
中國2014年尿素出口量高達1400萬噸。在那么多海外新、舊產能的擠壓下,中國尿素出口企業的出路在哪兒呢?記者很自然地問到了全球的需求形勢。Stephen Mitchell表示,目前全球尿素需求都處于“潛在”狀態,由于種植效益相比其他行業不高、政府的補貼不夠或根本沒有補貼、農民手中的資金不足,部分農業國的政治局勢不穩、政府鼓勵減量施肥等原因,在未來1-2年內,全球化肥需求不會增加。
中國的尿素還能降價嗎?
Stephen Mitchell介紹,“中國尿素生產企業的天然氣成本在全球范圍內都處于高位”,這決定了中國的尿素生產成本居高不下。任何商品的售價很大程度上要由成本決定,也就是說,天然氣價格高昂決定了中國尿素在國際市場上不具價格競爭力。雖然氮肥協會去年組織的企業聯合保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全球尿素供應過剩的大前提下,價格終究要由供求關系說了算。
印度還會從中國采購嗎?
在中國與印度首次在招標中零成交后,中國今后還有無可能與印度達成交易呢?對此,Stephen Mitchell表示,“要看雙方對價格的互相妥協”,中國尿素唯一的希望是,當印度的招標量大到包括伊朗和阿拉海灣在內的其他地區的出口量不能滿足其需求的情況下,印度才會轉而從中國采購。
上一條:春季平淡收場 夏玉米肥銷售壓力大下一條:春季平淡收場 夏玉米肥銷售壓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