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種行業各種圈里都在大談商業模式,大談潮流風向戰略選擇。這個世界,是所謂的以掙錢為目的的商業模式能夠拯救的么?我們都是普通人,平凡人走平常路,只要這條路不歪就行。走多遠都無所謂,只要能夠獲得生存的基本資源,贏得尊重收獲滿足就好。掙錢多少,這是個問題,但與心滿意度的生活狀態,又有多大關系呢?農資人,不要太在乎那些所謂的模式戰略,走好自己的路,知道自己的未來不會稀里糊涂就死掉就好,農資行業,作為一個相對滯后的行業,國家的一些大形勢,還是可以看明白的。未來五年的五大趨勢,利用好,跟隨好,就會活得很好!
所謂趨勢,就是發展方向,所謂方向,就是多數人的習慣與需求,農資行業的發展趨勢,當然從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方面的發展情況和需求中來。
一、農民老齡化
對農資人來說,我們的客戶越來越老了,年齡大了,精力不足了,觀念老舊了,但農業在發展,品種在進化,農資在更新換代,更好的服務好這部分客戶不能再用傳統的思維和方式了。以前,化肥品種只有幾個,農藥產品只有幾種,還未變老的農民還有選擇的能力,但現在,這種選擇能力已經變得守舊、盲目、隨機。農資行業普遍采用的會銷、促銷等推銷方式并不是真正的從農民的角度解決問題,僅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手段。服務還未做細,競爭仍然混亂,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和農資人真正的站出來,提出解決老農民種地的難題的方法和模式,比如作物整體高產方案,將繁瑣的選擇統一起來,讓種地變簡單。
二、土地集中化
我們無法忽視,資源從來都是集中在城市里,從而越來越多的人向往城市,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進入城市,加上國家的城鎮化戰略。越來越多的土地開始集中到少數人手里。這種集中,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集中到農村留守人員手中,就是老農民的手中,一種是集中到越來越年輕的“種田能手”手中。前一種集中是被動的,甚至是減弱生產力的集中,后一種集中是主動的,提高效益的集中。
以前,賒賬是為了促進銷量,現在,給鰥寡孤獨賒賬,讓種田大戶現款,功德無量,何樂不為呢?以前,我們賣完化肥就不管了,現在主動做技術指導,幫助提升產量,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何樂不為呢?
前段時間,有篇文章說,農資人最后的活路是做農民。這個論斷的前提條件有很多,土地集中化是其一個重要的原因和趨勢。當土地集中化的道路越來越遠,農資銷售渠道越來越短,基層的農資人也就真沒有什么活路可言了。變革的痛苦在每個行業都存在,農資人,請不要認為我們這個行業迎接變革陣痛的日子還遠,在這個社會,以前是以世紀年代為變革節點,現在是以年,甚至月日來描述發展變化了。就在昨天,國家出臺了關于“農藥包裝廢棄物將強制收回”的政策,這對農藥行業運營模式的沖擊有多大?可想而知。
三、經營連鎖化
這是未來農資的大趨勢。這種趨勢,正如零售行業的沃爾瑪與鄉村零售店,不同需求的產物罷了。中國的農業農村農民,與社會的發展同步而行。以前沒有大型連鎖機構的出現,是因為計劃經濟,小農經濟的制約,現在,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大大推動了農資連鎖的規模運營。市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這個條件,農資經營的連鎖逐漸成型,并形成了規模。德農的失敗,僅僅是資本的運作失誤,越來越多的農資連鎖企業上市,證明了農資經營連鎖的方向正確。
但我覺得,未來農資行業,這種脫胎于阿里巴巴的平臺模式并不是終點,農民最本質的需求并不是農資產品本身,農民需要什么樣的產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獲得豐收的保障,能夠增產增收,獲得利潤。從企業渠道及利潤出發還是從農民本質需求出發,并不矛盾,但平臺運營模式如果不考慮需求因素,最終會淪為一種工具和手段而已。
我們欣慰的看到,已有農資連鎖企業從農民的需求出發做連鎖經營。豐信農業連鎖服務公司的運營模式就非常有借鑒性,即全面應用最新的互聯網傳播技術,打造PC、微信服務平臺,又深耕農民需求,通過連鎖直營店推廣作物高產應用技術,實現服務無縫對接及保證服務的頻次質量。在經銷商的連鎖加盟方面,不僅統一品牌形象,更是將服務的模式全面復制下去,在保證滿足農民需求的基礎上,做連鎖的擴張。雖然豐信的模式現在僅在山東鋪開,但已經引起全國各地農資商的關注,相信,這種服務為主導的模式將大行其道,成為未來農資連鎖經營的主流趨勢。
四、服務網絡化
對農資人來說,互聯網不是妖魔鬼怪,而是一種更加簡便快捷高效的服務工具。我們不談互聯網的銷售功能,僅從服務功能上看,以前,農資企業的農技專家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蹲在田間地頭,揮汗如雨,日復一日的解決農民朋友的問題。很多重復性的工作,對專家們來說,簡直是一種煎熬和折磨。
有了互聯網,一個地區的問題完全可以集中起來,問題的匯集總結,專家的技術指導,完全可以通過一個微信的圖文消息甚至視頻消息,做到盡善盡美,并迅速的傳播到位,目前雖然不能達到完全傳播到所有農民,但傳播到農資銷售人員那里已經不是問題。這是多少農技專家們多年的夢想啊,互聯網幫我們實現了。
互聯網帶來的服務的效率提升,帶來了服務模式的變革,我們應當盡快的去適應去學習,農資企業也應當快速的轉變,組建相關的服務隊伍,真正的利用好互聯網的工具,服務到千萬農民兄弟。
五、品牌統一化
農民的最終需求并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的效果。這并不是說品牌不重要,只是目前太繁雜而已。種一畝玉米,將要面臨種子、化肥、農藥三大類數十個品牌的選擇,怎么能形成自己的判斷?更不用說種蘋果等經濟作物,肥料分底肥和追肥,更詳細一點說,沖施肥、葉面肥等,農藥要打七八遍,唉!這上百種牌子該怎么選?這種情況下,憑感覺和營業員的推薦便是唯一的方式了。這也是很多農資企業品牌意識不強的原因。
老百姓不是不認牌子,而是農資牌子太多,認不過來。我們換位思考,從農民的需求出發,從保證種植的管理水平出發,制定統一的農作物高產管理方案,用套餐的形式將化肥農藥等農資整合起來,不僅能夠保證生產管理水平,保證農資效果,又可以形成統一的品牌。在這種基礎上建立的品牌,專業性、統一性、服務性強,自然會得到老百姓的認可。還用豐信農業做例子,豐信就是這種模式的踐行者,他們自己不生產具體的產品,只是通過農業技術的探索與實驗,以種植效果為導向,研發作物高產的應用技術,將化肥農藥等農資整合起來,形成作物的高產方案,以豐信的品牌形象統一銷售,幾年的時間,成功研發了覆蓋山東的十三種作物高產技術方案、幾百家直營門店、萬畝高產示范田、百萬精準會員、千萬畝農田覆蓋;并實現了無賒銷、零庫存等農資行業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豐信雖然不大,但在我看來卻是未來的一種方向,是一種未來農資比較靠譜的運營模式。他們的品牌統一運作,值得借鑒。
后記,說了這么多,還是意猶未盡,對于農民父老,我們農資人總是有很多話想說,有什么就說出來吧,這是最好的時代,你的話總有人會看到。說出來,也試著做做吧,夢想是自己的,你不做,別指望著別人替你完成。
上一條:高氮復合肥:利好支撐成交向好下一條:高氮復合肥:利好支撐成交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