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7月初,復合肥又到了出臺秋季銷售政策的關鍵期。雖然有來自原料方面的利好,但從市場各環節透露出來的信息看,秋季復合肥行情難現一路飄紅的大逆轉,從單個企業到整個行業都面臨產品和營銷轉型的考驗。
從成本角度看,氮肥原料漲價,復合肥秋季價格上調似乎已成定局,最近有個別企業已透露要上調秋季肥價格。以江蘇為例,有廠家有意將45%氯基復合肥報價上調至1880~1900元(噸價,下同),上半年該區域出廠報價1700~1750元,漲幅100~150元。5月份以來,以尿素和氯化銨為首的氮肥原料確實走出了一輪不錯的行情,給復合肥的夏季銷售助了一臂之力。如果原料行情維持上半年淡旺有序的節奏,有理由相信秋季市場原料與復合肥還能形成相互帶動之勢。
不過,與原料相比,復合肥有兩個最大的不同點:一是加工型產品定價機制相對被動,且滯后于原料市場的波動。這往往造成旺季原料漲價時復合肥企業承受成本之苦,旺季過后,復合肥又受原料跌價之累。二是產能集中度很低,廠家很難形成協同作用,供應波動不大。在市場需求相對穩定的今天,如果復合肥市場環境沒有大變化,即便局部供需短期,也不會影響全局。
從這個角度分析,7月份原料行情的利好并不能給秋季復合肥銷售提供實質支撐。這也是近期出臺秋季政策的企業普遍表現謹慎和保守的原因。價格雖有上調,但大多配合一些大力度的優惠。
那么,8~9月復合肥銷售季能否再次迎來重大原料利好?業內觀點是,今年氮肥和磷肥出口政策的調整徹底改變了國內外的供需格局,沒有窗口期的限制,化肥出口已分解到全年,很難出現過去窗口期企業集中集港出口景象,也難現去年8月份受出口和內需雙重帶動,一銨出廠價在短短一個月內提價400元的大漲行情。
秋季市場以華北小麥用肥為主,區域和時間相對集中和穩定。除非有重大政策變動和氣候影響,行情波動的幅度不會太大。但在平靜的表面下,企業在產品和營銷轉型上的競爭大幕已經拉開。這也是復合肥市場最吸引人的風景。
上一條:國內尿素行情繼續弱勢運行下一條:國內尿素行情繼續弱勢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