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測土配方施肥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農民用到生產中,由于價格高,技術沒有推廣到位,目前我國還沒有普及,針對肥料價格高位運行,部分地區過量施肥、盲目施肥、肥料利用率偏低等問題,2005年國家啟動了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7年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57億元,項目縣(場、單位)達到2498個,基本覆蓋到全國所有縣級農業行政區,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試點到“全覆蓋”的歷史性跨越,為糧食連年增產、農業節本增效、農民持續增收作出了重要貢獻。
項目起步階段,農業部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按照“五個環節、十一項工作”的總體安排,在全國逐步開展“一定三年”的項目試點,并與財政部聯合制定了補貼資金管理辦法、技術規范、項目驗收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專家組,集中組織培訓研討,培養技術骨干,提高業務水平,為項目順利起步奠定了良好基礎。
項目鞏固階段,在試點基礎上,針對技術到位率低、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及時調整工作思路,突出“強化基礎工作、引導企業參與、技術推廣到戶”三大重點,積極推動機制創新,統籌科研、教學、推廣、企業等多方力量共同推進,狠抓配方卡進村入戶,擴大配方肥生產供應,組織開展“百縣千鄉科學施肥”、“冬季大培訓行動”、“巧施肥春季行動”等標志性活動,使越來越多的地區、越來越多的農民享受到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帶來的實惠,促進項目不斷發展壯大,用短短5年時間覆蓋到全國所有農業縣(場)。
技術普及和配方肥推廣階段,為解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到位難的問題,在完成“測土”、“配方”的基礎上,及時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施肥指導”上來,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普及行動”,并選擇100個項目縣(場)開展技術普及示范縣(場)創建活動,探索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的有效模式和工作機制。各地以推動農民“按方施肥”和“施用配方肥”為路徑,探索了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的六大模式,即以政府主導合力推進模式、合作社帶動模式、配方肥直供模式、定點供銷服務模式、統測統配統供模式、現場混配供肥模式。為解決農民看不懂配方、配方肥落地難的問題,農業部決定從2011年起在全國范圍內組織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試點行動,加快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物化載體—配方肥的推廣應用,著力打通科學施肥技術到田“最后一公里”。
7年來,農業部堅持“試點啟動、穩步擴展、全面普及”的發展思路,由外延擴展到內涵提升,突出技術進村入戶、配方肥施用到田,狠抓監督檢查考核,保證項目規范實施,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為糧食連續8年增產和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一條:復合肥:秋市之戰再次打響下一條:復合肥:秋市之戰再次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