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五大能源企業———道達爾公司近日將其最后一個礦業子公司道達爾煤炭南非公司出售給南非愛索公司,徹底剝離煤炭業務。道達爾的抉擇不是個案,此前英國、法國一些能源企業也作出了同樣的選擇。
@北京商報:國際能源公司退出煤炭業務主要出于經營的考慮,2012年以來煤炭價格持續走低,各能源公司的煤炭板塊基本都出現了虧損。對于一些不是以煤炭為主的企業,剝離或退出煤炭業務成為一種改善業績的重要措施。此外,維護公司形象和發展新能源也是能源巨頭退出煤炭業務的重要因素。一提起煤炭普遍就想到污染、碳排放,現在能源公司都注意自身形象,提倡清潔能源的概念,加上煤炭業務有虧損,退出也在意料之中。
@生意社:道達爾宣布退出煤炭市場是低迷煤市對煤炭行業的又一個沖擊。煤炭市場行情不好,企業出現了大面積虧損,剝離煤炭業務可以減少虧損、換取現金流,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回報率更高的領域。煤炭行業處于產能過剩狀態,企業加快剝離或降低煤炭業務,將導致煤炭行業減少固定資產投資,壓減產量,對于化解產能過剩無疑是件好事。將來可能有更多的公司會剝離煤炭業務。
@中國環保在線:煤炭需求減少已經成為常態,隨著市場“棄煤”的推進,仍處于產能過剩困局的煤炭板塊的經營業績將會進一步惡化。具體到國內,目前我國的煤炭產能過剩大概在幾億噸左右,中小煤企的退出影響還比較小,要想讓產量整體降下來,還需要大型煤企減少產量。未來的趨勢應該是大型煤企減產,小型煤企淘汰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