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微涼,葉已黃,復合肥企檢修檔,轉視下游經銷商。
需求弱,季不旺,原料市場利空下,農副產品亦彷徨。
十一長假后復合肥企業便相繼進入停車檢修階段,仿佛他們的長假才剛剛開始,實際上截至9月底已有很多企業關閉了小麥肥生產線,通用型復合肥也只是按需生產,目前各地小麥肥市場基本完全結束,兩河等地區的大部分企業甚至已停止報價。觀下游市場,諸多因素制約下,復合肥經銷商或將難以平靜。
縱然時過日久,不得不提的仍是增值稅復征對復合肥企業的影響仍在延續。彼時經銷商多恐9月份復合肥價格高漲故而于8月底前大量備肥,拋卻數量先不提,雖以上調之前價格采購,但當時小麥肥主流價亦是維持在7月初定的2100元/噸左右的高位上。
因此考慮到利潤,在下游銷售市場啟動之時經銷商不得不制定較高的售價,而基層也出于需求在即無奈只得少量采購,但目前又出現了較尷尬的情況,即復合肥原料市場窘況百出。
氮肥方面尿素的價格在7月份的高峰過后一路下滑,時至今日山東地區主流出廠價已降至1400-1430元/噸左右,成交價甚至低至1370元/噸左右,氯化銨價格亦隨之走低;磷肥方面磷酸一銨目前雖報價暫穩,但成交十分有限,局部已現下行走勢;鉀肥方面之前因港口可售貨源有限,國產氯化鉀產量水平仍不高,市場供給有限,價格暫維持高位,但因近期國際鉀肥價格走低,明年鉀肥大合同預期價格降低,而需求平淡的情況下供應量逐漸增加,長期來看氯化鉀行情或再現前期緩慢下行的走勢,硫酸鉀市場需求平淡,廠家庫存漸增,價格也恐有小落。顯然原料市場幾乎無利好因素,雖下游銷售市場并不過多參考原料,但起碼常以尿素售價為參考,按以往情況來看,當二者差價高于200元/噸,終端常難以接受便不會積極拿貨,而目前各地二者差價平均高達400元/噸,以山東地區為例,尿素主流批發價在1600元/噸左右,45%氯基通用復合肥主流批發價為2100元/噸左右,因此基層經銷商多表示不會大量備貨,后期或將臨時按需采購,因此冬儲啟動恐怕會有明顯延后。
說到“臨時按需”,上述分析重點在于基層開始采購的時間或將推遲,接下來的重點便是采購需求,即采購量。可以說,冬儲市場面臨著一個大難題難以忽視--糧食銷售市場之疲軟。隨著今年中晚稻和玉米逐漸收獲上市,秋糧收購拉開帷幕,秋糧占全年糧食產量的70%以上,秋糧收購是全年糧食收購的重頭戲,而今年部分地區受到天氣惡劣等影響,小麥的產量及成品質量均有所下降,北方地區玉米收購價格大幅下滑,總體來看今年秋糧收購價格十分不理想,另外南方以茶葉、棉花等經濟作物種植為主的地區今秋市場亦不景氣,茶農失去經營信心,未來茶葉種植總面積或將下降。在此情況下,農民購買力和積極性大受打擊,經銷商也只能在觀望中等待市場復蘇,多數基層經銷商表示為防止后期面臨庫存壓力,暫時不考慮大量備貨。
所謂運籌于帷幄之中,方能決勝于千里之外,但對于復合肥經銷商來說,今秋顯然未能成為“金秋”,那么長期的冬儲市場的信心必定受到影響。后期走勢需多多關注原料市場及糧食市場的雙重制約,暫時來看保持謹慎觀望仍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