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液氨市場下游需求不振,而貨源供應量卻有增無減,所以行情歷險,價格一跌再跌,如河北地區自月初出廠報價便以每天50元/噸的幅度持續下滑,成交參考價已由前期的2200元/噸滑落至1700-1750元/噸左右??v觀其他地區液氨市場也難逃厄運,現國內液氨現匯主流出廠報價在1750-2350元/噸左右,實際成交仍有可談空間。在眾星盼月的磷復肥會議之后,液氨企業能否借此“得意”一番呢?
利空影響-一目了然
1、行業基石--尿素低位震蕩,支撐有限;復合肥冬儲不明,觀望為主
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在三大營養元素氮、磷、鉀中,氮肥的消費量約占60%,其它占30%以上。液氨聯產尿素是我國“四聯”法之一,含氮量約82.35%,當尿素行情疲軟時期,很多企業的生產重心便向液氨市場傾斜,兩者之間可互相轉換,而從含氮量上來說,一斤液氨差不多相當于二斤尿素。雖說前期局部地區尿素行情溫和反彈,報價小幅上調,但近期的表現卻很平淡,報價開始出現小幅震蕩局勢,如山東某大廠出廠報價回落至1420元/噸,實際成交仍可談,其他廠家也可能隨之下調價格,如聯盟小顆粒尿素宣傳出廠報價1450元/噸,而據下游代理商反饋稱,給臨沂地區的出廠價1410元/噸。國際方面,孟加拉某公司11月9日標購10萬噸小顆粒尿素交付至孟加拉港和10萬噸大顆粒尿素交付至吉大港,合中國大小顆粒尿素接近250美元離岸,較印度10月30日尿素采購招標中的中標價格略低0-2美元/噸。綜合來看,尿素市場并未真正得到好轉,價格處低位徘徊,對液氨市場的提振有限。
要么間接,要么直接,其實液氨最主要的用途之一也可以說是作為復合肥的原料。在磷復肥會議剛結束之際,大部分復合肥企業暫未制定具體的冬儲政策,普遍觀望為主,僅局部地區個別企業暫定冬儲價格,如安徽某廠45%氯基通用復合肥出廠報價1970元/噸,但廠家給予了下游多種補貼及計息的優惠政策,加之復合肥企業整體行業開工率僅維持在38%左右,而隨著原料行情的弱勢下行,導致復合肥企業買漲不買跌的想法繼續深入,進而對原料采購的積極性不高。這對液氨就會有著較大的影響。
2、制約根本--供需仍存博弈
產能過剩一直是化肥行業,包括液氨行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據了解,中旬前后,華北地區某檢修及一新投產的液氨企業即將開車放氨,年產能分別為5萬噸,另外,江蘇某廠新投產大顆粒尿素項目,每天新增液氨放貨量達1200噸,使得本就供過于求的前提下,此乃雪上加霜。即使今年國家為優化大宗商品等產業結構,促進化肥等行業的健康、合理發展,取消了電價優惠的政策,理論上或幫助液氨行業向下調整產能,但縱觀1-9月我國液氨的實際產量,就可對目前液氨行情持續偏弱的行情原因窺知一二,其尚未發揮較大的實際意義。
從圖可知,2015年1-9月我國液氨累計產量4342.0萬噸,2014年1-9月累計產量4263.2萬噸,同比增加1.8%。如四川地區液氨市場供過于求現象嚴重,且周邊市場需求也基本處于飽和狀態,據市場反饋稱,四川地區每天液氨產量2600噸左右,而實際需求僅1400噸左右,企業庫存逐日增加,即使液氨成交價已在成本線上下徘徊,但企業為降低庫存壓力,只能被迫低價銷售,體現了企業 “寧可站著死,也不跪著活”的理念。
利好支撐:若隱若現
1、價格回落幅度之大,存在反彈可能
前期華北、華東局部地區液氨報價持續下滑,近期安徽、河南、兩湖地區液氨高端出廠報價跟跌,截至目前,液氨市場弱勢運行,局部價格繼續回落,主產區大部分企業液氨實際成交價過低,甚至跌破成本,如據華北地區某廠反映其生產液氨的完全成本在2200元/噸左右,而在近期弱勢的行情沖擊下,實際成交普遍在2100-2200元/噸。部分企業迫于庫存及成本支出等壓力,被迫降低生產負荷,屆時液氨貨源供應量將有所減少,應會短期提振當地及周邊液氨市場行情。
2、出口略有支撐
國內市場是根本,國際市場是契機。雖說液氨是危化品,運輸距離等方面受限,但并不是代表沒有出口,只不過數量相對于國內而言,可謂九牛一毛,據海關數據統計,2014年我國液氨全年出口1.44萬噸,2015年1-9月出口3.24萬噸,雖說數量較少,但今年已有增多跡象,對國內局部液氨市場略有支撐。
3、下游開工率逐步回升
磷復肥會議之后,個別復合肥等企業已開始出臺冬儲政策及價格,部分也計劃制定相應政策,預示其開工率會將逐漸回升,那么對原料的采購量也會有所好轉,屆時液氨走貨情況存在良好預期。
終結“歷險記”
整體來看,液氨市場利空因素仍較明顯,利好因素拉動力不足,但局部地區的部分企業因成本壓力較大,或有檢修計劃,加之下游接貨稍有好轉,液氨企業走貨稍順暢,廠家探漲的心態較重。預計短期內液氨市場行情窄幅調整為主,局部市場應會溫和反彈。
上一條:尿素:底部探明已成共識下一條:尿素:底部探明已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