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皚皚白雪紛紛走進了東北、華北、華東等地,把秋末冬初的城市裝扮成了如詩如畫的白雪宮殿,也給一片沉寂的復合肥冬儲市場帶來了好消息。潮糧價格自11月1日國儲陸續開始收購后開始回升,水分30%左右的原糧已從最開始的1160元/噸上漲至1460元/噸,雖不能恢復往年水平,但相比前期市場開秤價已有較大漲幅,那么問題來了:復合肥冬儲行情能否借此東風有所好轉呢?
針對這個問題,筆者在此做出如下簡析,首先來看一下糧價回暖前筆者在如下幾個市場的采訪情況:
山東德州
德州地區水稻、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的用肥市場已經全部結束,化肥新單成交緩慢,經銷商不再走貨,目光基本都集中在冬儲備肥的市場,復合肥企業冬儲價格仍未明朗,大型經銷商多奔波于各大經銷會議,目前只是在計息政策的前提下少量打款,冬儲備肥量仍要視企業即將出臺的價格及政策而定。在市場行情不穩以及終端糧價回暖緩慢的雙重制約下,可能采取間斷式冬儲的方式,以保證利益最大化。
江蘇無錫
無錫地區化肥市場交投清淡,一是處于傳統需求淡季時期,二是由于糧食市場疲態使然,往年此時大棚蔬菜會有些許化肥需求,今年卻極為清淡,不過雖近乎無銷量,好在經銷商手中庫存不多,暫時并無壓力。關于冬儲,復合肥出價企業仍為少數,經銷商多計劃在后期價格穩定時進行儲備,但儲備量不會很大。
安徽阜陽
阜陽地區小麥、大豆、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的用肥需求處于淡季,當地化肥銷售市場較為冷清。另外由于復合肥的需求要在明年6月份才啟動,需求斷檔時間較長,經銷商多不計劃冬儲,屆時按需采購即可。
從以上三個地區市場的綜合情況來看,經銷商對于復合肥的冬儲積極性不佳的主要原因為:復合肥冬儲價格及政策不明;糧價疲軟回款艱難。那么目前糧價的回暖究竟能否使接下來的冬儲市場有所好轉呢?筆者認為,雖無法做到扭轉乾坤,但也能夠成為東風,在目前價格及政策明朗在即的基礎上,復合肥冬儲即將走出“圍城”。
復合肥冬儲價格及政策明朗在即
磷復肥會議結束至今,復合肥冬儲價格雖出臺緩慢,但從目前的價格來看主流走勢已較明顯。
為促進下游打款,在此報價基礎上,企業多制定了打款計息、打款返利、物流補貼、運輸補貼等50元/噸左右的優惠政策,且新單成交一單一議情況仍較多,綜合來看,雖目前情況下報價的實際參考意義不大,但較前期下行的價格走勢顯而易見。
糧價回暖推動冬儲進度
在糧價回暖前,市場上的一致呼聲是“一動不動”,農民惜售,經銷商資金回籠緩慢,企業收款寥寥無幾,即使老客戶也是詢單者居多,已出臺低價的企業新單成交量也十分有限。而在糧價回暖后,靜態的市場似乎有了一絲變化,農民不再緊抱著糧食不放,慢慢的開始出售,經銷商的悲觀情緒有所削減,開始向企業詢單,陸續打款,為預防后期需求集中顯現,供不應求,已開始預定部分貨物。山東濟南某農資經銷商說:“目前回款已稍有好轉,可以向企業打一部分款了。”在收款逐漸增加的基礎上,企業開工率逐漸回升,部分企業已開始滿負荷生產,以滿足冬儲市場正式打開后的需求。
就現在的形式來看,糧價未來的回暖幅度尚難預測,不過目前的漲幅已為冬儲市場增加了信心。預計進入12月份,下游經銷商的備肥行動將會逐步加快,筆者認為,借著糧食市場“春暖花開”之東風,在復合肥企業冬儲價格及政策逐漸明朗的前提下,冬儲市場不久將會“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