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十三五”期間,水肥一體化和水溶肥產業將成為肥料行業最大的亮點。這首先得益于水利部正在實施的四大節水工程,覆蓋了全國農業主產區,總投資高達2200億元,堪比世紀工程三峽大壩。但是,水肥一體化本質上是為了滿足大農業的規?;a需要,而中國農業的癥結在于:如何在小農生產短時間內不可能退出歷史舞臺的當下,盡快將這一節水、節肥、省工的新型農業科技順利推廣給數億農民?
2015年,水溶肥、液體肥可謂來勢兇猛。
這一年里,新增產能究竟有多少,或許無法準確統計,而水溶肥的火爆,僅從2015年西安國產高濃度磷復肥產銷會上就可窺見一斑。有參會代表打趣:以前企業參展帶來的都是五顏六色的塑料袋,如今全換成了瓶瓶罐罐。
作為一種新興肥料品類,水溶肥井噴不僅是差異化營銷和突破過剩瓶頸等產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更大的背景是節水節肥國家戰略。從“十二五”到“十三五”,由水利部主導實施的四大節水工程覆蓋了全國農業主產區,總投資高達2200億元。灌溉設施大建設對水溶肥產業而言,意味著長期阻礙水溶肥推廣的設施短板在逐步補齊,它的拉動效應會在未來凸顯。
不過,水肥一體化本質上是適應規?;r業需要,而中國分散的小農生產還將長期存在。因此,探索中國特色的水肥一體化推廣機制,將是“十三五”的產業重點之一。這是挑戰,也是一座巨大的金礦。
2200億節水工程堪比三峽
水肥一體化是將肥料溶解在水中,借助管道系統對作物進行灌溉和施肥。節水節肥,且全程自動化。在這當中,灌溉設施是水溶肥產業發展的基礎,但也因為造價高昂,成了推廣上最大的短板。
設施短缺的情況在“十三五”期間有望發生質的飛躍。據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副所長龔時宏介紹,水利部正在實施橫跨“十二五”和“十三五”的四大節水工程,分別是東北節水增糧工程、華北節水壓采工程、西北節水增效工程、南方節水減排工程。累計下來,四大工程將耗資2200億元。
節水節肥“一號技術”
如果說糧食安全是國家戰略,那么,代表了現代農業方向的水肥一體化也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國家戰略。在農業部,水肥一體化被視為現代農業“一號技術”。
此外,面對不斷增長的人工成本,水肥一體化同樣表現出巨大的優勢。一項在河北、北京等地的試驗表明,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農民只需要開關閥門就可以進行田間灌溉和施肥,省去了繁雜的田間勞作,老人婦女都可以完成。小麥玉米兩茬平均每畝省工1.2個,加之節水,使得每個灌溉周期可省時3~5天。
大田將是水肥一體化金礦
截至目前,水肥一體化應用面積已達7000多萬畝。根據農業部的部署,到“十三五”末,將再增加8000萬畝,總面積將達1.5億畝。
水肥一體化邁向平民化
無論是灌溉企業,還是水溶肥生產企業,推廣時面臨的最大煩惱就是一次性投入過大,往往因此而失去用戶。
但是,情況正在發生改變,主要得益于塑料產業的進步和水溶肥產業的產能擴張。近幾年,水肥一體化設施投入成本正呈現加速下降的趨勢。通過集中攻關相關設備,優化水肥一體化系統設計,開發微灌用水溶肥,目前已經基本實現水肥一體化相關設施、設備和配套產品的國產化,大幅降低了投入成本這個最大的推廣門檻。
數據表明,目前設施設備投入已經從以前每畝2000~3000元,大幅降低到如今每畝800~1000元,高效水溶肥從每噸2萬元左右降低到如今的1萬元上下。
毫無疑問,曾經被視為高端貴族技術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正在走上平民化應用之路,正在從設施農業走向大田應用,從蔬菜、果樹、棉花等經濟作物發展到小麥、玉米、馬鈴薯等糧食作物。
產業隔閡必須打破
節水灌溉設施制造屬于塑料產業,而作為農資的水溶肥屬于肥料產業,兩大產業盡管都服務于農業,但事實上的交集并不多。而在水肥一體化時代,這樣的產業隔閡必須打破。
農業生產既需要水,同樣也少不了化肥,如果僅僅上馬了灌溉設施,這樣的節水工程最多只發揮了三分之一的效益,顯然,這是不合適的。
近兩年,肥料企業與灌溉企業的對接漸次增加,但磨合的難度也很大。肥料企業專注于作物營養和肥料配方、性能設計,但對水肥一體化整個系統缺乏整體認識;而灌溉企業雖然在系統化設計上專長,可是對肥料的使用并不了解。
小農經濟的推廣之路
水肥一體化因為其較高的一次性投入,以及規模越大效率提高越明顯的特點,決定了這是一種適應大農業的生產方式。與此同時,水肥一體化還會反過來促進土地流轉和規模農業加速,這是雙向的過程。
但問題是,規模農業雖然是中國農業的大方向,這個過程卻不會一蹴而就。因而,對水溶肥企業和灌溉企業而言,探索小農經濟下的水肥一體化推廣機制,便成為當下一項緊迫的課題。
政府前期的政策扶持首當其沖。在國內,新疆的水肥一體化推廣較早,應用也最為成熟。陳林介紹說,新疆的滴灌技術發展經歷了試驗開發期、示范期、推廣期和市場成長期。開發期主要是政府資金主導,后面逐漸以市場主體資金為主,大約占滴灌市場資金使用量的四分之三。而目前,新疆已發展到農民自主應用膜下滴灌技術的新階段。
除了政府的投入,瞄準農業合作社,以其為載體,帶動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是當前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在新疆,目前出現了專業化的滴灌服務公司,他們以合作社為服務對象,實行“六統一”——統一品種、統一農資、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統一分紅,通過這種模式,帶動了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普及。
令人欣喜的是,在政策激勵下,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糧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在呈現出加速發展的勢頭,而他們將為水肥一體化的井噴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