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液氨市場跌宕起伏,在大方向的走勢上同行業內尿素等肥種大同小異,登過高峰,入過低谷。不過細微變化還是有些差別的,表現在目前下游用氨企業如磷復肥價格始終在回落,而液氨卻落中偶現反彈。從今年的液氨報價走勢圖,第一印象就是“雜亂無章”,然而,就是這么任性。5-7月是液氨市場的黃金期,但進入8月,就踏上了下坡路,價格開始直線并大幅度下滑,而今價格回落之勢仍未停止,其低價程度已經遠低于2015年初價格。
今年影響液氨市場的幾大因素:一是需求,二是環保,三是政策。
需求:國內75%-85%的液氨用于化肥生產,其最直接的流向便是尿素,其次是化工企業。生產一噸尿素約用液氨0.79噸,尿素的用氨量占到化肥總用氨量的60%左右,由此可看出尿素與液氨市場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簡言之,尿素行情好,液氨行情隨之,尿素行情不好,液氨亦隨之。
今年6月份夏季用肥較旺,尿素市場的高峰期出現在5-7月下旬,價格直線沖高,如山東地區小顆粒尿素出廠報價由5月初1630元/噸上漲至1680元/噸,由對比同期同地液氨價格,由2400元/噸上漲至2500元/噸,而后進入8月份,首先下游用肥及備肥的結束,尿素下游農業方面觀望情緒濃厚,工業方面需求也不旺;其次在市場逐漸進入低迷期間,加之今年冬儲一再推遲,很多經銷商放棄冬儲,觀望到底;最后隨著鐵路運費的下調,多數地區已不再受運輸的限制,由原來的囤貨發展到現在的按需采購。在多種因素的促使下,尿素廠家更傾向于減尿素增液氨,進而液氨價格呈現階段性回落?! ?
環保成熱門:主要看“氣質” 此“氣質”指的是空氣質量,也就是今年對于液氨行業來說,最受關注話題之一的環保,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于9月3日在北京舉行了閱兵儀式,環保便被推上風口浪尖,液氨行業及下游企業均成為環保部門著重監管的對象,如當時河北地區部分液氨企業、下游復合肥及化工企業限產或停產,從價格變化來看,下游受到的限制更嚴格,體現為液氨現匯主流出廠報價由9月初2050元/噸落至9月末的1950元/噸,成交仍可低50元/噸左右。
政策性調整:化肥電價優惠政策逐步取消,2015年4月20日起全國工商業用電價格平均每千瓦時下調約1.8分錢?;噬a用電執行相同用電類別的工商業用電價格;優惠價差較大的地方,分兩步到位,2016年4月20日起全部取消電價優惠。意味著,化肥優惠政策將被取消。受此政策支撐,局部地區尿素報價穩中持續上漲,此時液氨企業也受到尿素市場的提振,在4月末價格小幅探漲。
天然氣價格雙軌制調整。自2015年11月20日起,各省份非居民用氣最高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也就是每立方米降低0.7元。對于液氨企業來說,天然氣價格雙軌制多集中在西南地區,計劃外及計劃內的天然氣的比例約為3:7,每生產一噸液氨所需1000-2000立方米的天然氣,而有些大廠計劃內的天然氣完全消化不掉的,所以成本支出將增多,而對于小廠來說,計劃外天然氣價格下調,成本支出將會收縮,成本支出調整有所不同,所以政策剛出之際,廠商基本是處于觀望態度,但經過了半個月甚至1個月的觀望時間,由上圖可知當地液氨價格紋絲未動。
最后,出口關稅,2015年氨和氨水的出口關稅仍是180元/噸和60元/噸。液氨的出口受到運輸、設備等方面的限制。首先看產量,2015年1-10月累計我國液氨產量約4822萬噸,2014年1-10月累計產量約4755萬噸,同比增加1.4%,產量增長趨勢較明顯;再看出口,我國液氨出口國家主要包括越南、菲律賓等,雖說國內部分具有運輸優勢的廠家在大力發展出口,已將出口國家擴至阿拉伯等鄰國,緩解國內市場的壓力,據海關統計,2014年全年液氨出口總量1.44萬噸,2015年1~9月出口總量就已達3.24萬噸,大幅超過2014全年出口總量,形勢較為樂觀,但相對國內產量來說,提振甚微。
總結2015,液氨市場由“盛夏”進入“寒冬”,業內人士需理智看待行情發展,綜合多方因素來把控液氨市場的走勢,同時需提醒的是, 2016年1月1日起,取消了氨和氨水之前原為180元/噸和60元/噸的出口關稅,所以縱使出口優勢有限,仍要抓住機會,發揮所長。
上一條:復肥企業“等春風來”下一條:復肥企業“等春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