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近期的天氣一樣,“世紀寒潮”不僅刷新了南北方的最低溫度,更是讓復合肥市場低迷的行情雪上加霜。受到降雪量較大,以及下游需求弱勢延續的影響,我國多地復合肥走貨不暢,前兩周稍見好轉的走貨狀態并未持續太久,在原料價格走向探底的進程中,復合肥市場的觀望情緒有增無減,致使2015-2016年度復合肥的冬儲市場遭遇了幾年來少見的“世紀之寒”。
國際國內皆疲軟 價格降聲連連
時至1月下旬,穩定日久的復合肥國際價格出現了較明顯的下滑,整體降幅達到了5-30美元/噸,雖對于復合肥來講,國際行情對于國內市場影響并不算太大,但整體走勢卻與國內基本吻合,難以形成利好。
反觀國內,近幾年復合肥主流價亦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走勢,冬儲階段2015年11月-2016年1月期間部分企業出臺的買斷價也是在不斷走低(詳見下圖),全國范圍內45%含量復合肥價格的累積降幅已達到了50-150元/噸。冬儲啟動時間推遲,冬儲價格出現較大降幅,今年的冬儲市場不容樂觀。
支撐偏弱 節后升溫難度大
供需方面:談及利好,2016-2016年度復合肥冬儲市場進展緩慢對節后需求帶來的優勢無可厚非,缺口之大給業內人士帶來一定的信心。截至目前,東北地區的備貨量僅達去年同期的40%,華北、華東下游觀望情緒依舊濃厚,備貨量也僅在3-4成左右,個別地區甚至至今尚未啟動冬儲,各地終端基本均未啟動。臨近年關,汽運、火運及船運等運輸渠道逐漸關閉,企業走貨量及開工率也日漸縮減,目前全國復合肥企業整體開工率僅在4成左右,多數企業計劃在1月底停車放假,最早要在初十左右開工生產。據中國化肥網統計,目前大型企業成品庫存在3-7萬噸不等,中小型企業庫存量不大,因此春節后短期內可能會處于供需平衡狀態,長期來看,約自3月上旬起,供應將會稍顯偏緊,對價格回暖能夠形成一定支撐。
原料方面:氮磷鉀三大主原料整體仍呈下行走勢。尿素市場工需、農需皆有限,山東、兩河主流出廠報價回落10-40元(噸價,下同)至1200-1250元;一銨新單寥寥無幾,上游原料無支撐,庫存繼續增加,導致價格持續走低,現湖北個別小廠55%粉狀一銨實際承兌出廠低至1800元;氯化鉀市場報價一度混亂,市場多在等待鹽湖鉀肥的新價,目前60%晶到站報價2080元,代理商操作參考到站2000-2080元左右;羅鉀報價出現新低,51%粉供代理現匯到站報價2300元,據稱立即打款簽單仍有一定的優惠政策。原料主流價在不斷向探底刷新,復合肥價格始終承壓,而目前看來春節后原料市場好轉的可能性不大,復合肥回暖之路尤為漫長。
大環境做背景 復肥回暖乏力
若稱2015年是化肥市場是極為困難的一年,那么2016年將是極具挑戰的一年。以糧價走低為首,大環境伴隨諸多消極因素:原油市場疲軟,價格可能突破20美元,煤炭、鋼鐵等產業一度面臨降價挑戰,而復合肥的“兄弟肥種”尿素的一再降價,對其回暖產生的壓力尤為明顯,加之“競爭肥種”二銨市場亦較低迷,當前二銨東北地區走貨一般,因降價緩慢下游接受意愿較低,加之各階層庫存量充足,經銷商悲觀預期較為濃厚,預計在春節之后需求雖有所釋放,但價格仍有繼續探底的可能。綜合來看,需求雖有支撐,但成本持續下行,行業內外大環境均不佳,預計復合肥節后市場應將以發貨為主,價格應將會弱勢企穩,回暖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