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其中冬小麥占小麥播種面積的80%以上。冬小麥需肥較多,每生產50公斤小麥,需吸收氮1.4~1.6公斤,磷0.5~0.75公斤,鉀1.5~2公斤,氮、磷、鉀的比例大約是1∶0.33∶1,根據栽培的品種、土壤、氣候等條件不同而有所變化。據小麥植株分析,畝產412公斤冬小麥,從出苗、分蘗到冬后起身拔節吸收的氮約占全生育期總量的40%,磷素、鉀素各占總量的20%,從拔節到揚花期約吸收氮素總量的48%,磷素總量的67%,鉀素總量的65%。
目前即將進入小麥播種期,根據冬小麥的栽培特點、需肥特性和農業生產實際,筆者建議農民朋友做好以下三點,以提高產量。
加大基肥用量
苗期有適量的氮素營養和磷鉀肥可使麥苗早生快發,冬前有一定數量的健康分蘗,并為春后生長成穗、增粒、增重打下基礎。底肥用量占施肥總量的60%~70%左右,一般畝施優質有機肥2000公斤。根據小麥吸肥規律,高肥水地塊每畝應施尿素4~7公斤或碳酸氫銨23~38公斤、磷酸二銨15~17公斤、氯化鉀12~17公斤,也可選用45%復合肥50公斤或40%小麥專用肥50公斤。中低產地塊每畝應施尿素2~5公斤或碳酸氫銨5~12公斤、磷酸二銨18~22公斤、氯化鉀9~12公斤,也可選用45%復合肥或40%小麥專用肥40~50公斤,或36%磷酸二氫鉀復合肥50公斤。缺鋅地塊可配施硫酸鋅兩公斤。如果是鹽堿地上種小麥就不宜施用氯化鉀,需改施用硫酸鉀或硝酸鉀。如果是施用復合肥,就按肥料所含氮磷、氮鉀或氮磷鉀數量計算施用。在肥力很高或者施用優質農家肥作底肥的麥田,底肥可不施氮肥,氮肥可全部作追肥。而對于種麥季節較晚的晚茬麥或者底肥不足的麥田,播麥時每畝可用5公斤硫銨或2.5公斤尿素作種肥,但碳銨容易揮發燒種,不宜用作種肥。
適量使用種肥
施種肥是最經濟有效的施肥方法。一般每畝施尿素2~3公斤,或過磷酸鈣8~10公斤,也可用復合肥10公斤左右。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種。作基肥時,由于用量少,很難撒施均勻,可將其與細土摻和后撒施地表,隨耕入土。用鋅、錳肥拌種時,每公斤種子用硫酸鋅2~6克、硫酸錳0.5~1克,拌種后隨即播種。
適時追肥獲高產
巧施追肥是獲得小麥高產的重要措施,追肥包括兩種:一種是土壤追肥,這是較傳統的追肥方式。追施肥料一般習慣于追施氮肥,追肥的時間一般在拔節期,追肥量看苗情而定,小麥分蘗多,苗情好,長勢旺盛,應適當晚施,并減少施用量,可在拔節后每畝施尿素15-20公斤或氫銨40~50公斤。小麥分蘗少,苗情不好,長勢弱,應適當早施,并加大用量,可在返青后每畝施尿素20~25公斤或氫銨50~70公斤。但對于地力差的土壤,氮肥用量不宜過大,以每畝施尿素15~17公斤為宜,施用不宜太晚。但當基肥未施磷肥和鉀肥,且土壤供應磷、鉀又處于不足的狀況時,應適當追施磷肥和鉀肥。對于供鉀不足的高產田,也可在冬前撒施150公斤左右的草木灰。對供肥充足的麥田,切忌過量追施氮肥,且追肥時間不宜偏晚,否則,易引起貪青晚熟,招致減產。另一種是根外噴施,這是補充小麥后期營養不足的一種有效施肥方法。由于麥田后期不便追肥,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隨著生育期的推進日趨降低。因此,若小麥生育后期必須追施肥料時,可采用葉面噴施的方法,這也是小麥增產的一項應急措施。小麥生長后期應根據情況進行葉面施肥,這時北方麥區常受干熱風危害造成減產。如果用0.2%濃度的磷酸二氫鉀(每畝噴50公斤肥液,用磷酸二氫鉀100克左右)在抽穗揚花期噴1~2次,兩次間隔時間為10天半月,可以促進小麥灌漿結實,并減輕干熱風的危害,從而保證小麥的高產優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