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尿素行情疲軟,價格回落為主,低位運行,臨沂地區的接貨價格僅1140-1150元(噸價、下同),內蒙古地區小顆粒尿素出廠價格980-1000元左右,新疆地區的貨源更有低至760元左右的,甘肅地區多數尿素站臺或出庫批發價格僅1080元左右,河南地區部分尿素送到江蘇徐州地區1170元左右,如此低的價格對于工廠來說利潤何談,而令經銷商頭疼的除了價格低之外,還有一點就是高價采購的貨現在只能堆積到倉庫里,賣出去賠錢不甘心,不賣出去還是賠錢,所以最終的選擇只能是低價保成本或者賠錢減壓,此時凌亂的市場低價頻出,著實令經銷商“招架不住”。
今年尿素經銷商面臨著幾方面的難題:一是今年的利潤大打折扣,據中肥網統計,傳統無煙塊煤工藝生產尿素的完全成本1250-1300元左右,航天爐粉煤氣化工藝生產尿素的完全成本1100-1150元左右,眾所周知,山西地區煤炭資源較豐富,不考慮工藝的差別,尿素企業多有成本上的優勢,尿素主流出廠報價已跌至1110-1120元左右(火車車板),已跌破成本,更何況其他地區,所以廠家并不愿意降價,可想而知給下游經銷商留有的利潤空間就不會有多少。二是今年的銷量大幅減少,今年蘇皖局部地區經歷了暴雨天氣,當地的農作物受到嚴重影響,局部可能減產甚至絕產,農戶對于投入的成本問題很謹慎,本著少投入、多收益的原則,所以一些可替代性低價肥料成為了終端的備用方案;三是今年尿素行情似乎很怪異,后期該怎樣儲備貨源也成為了關鍵點之一。
關于尿素市場的現狀,農業方面,全國大部分地區農需已結束,尿素廠家的開工率雖說不是很高,但是下游多數在休養生息,對于尿素的行情除了無可奈何,能做的便是謹慎觀望了,這無疑是將尿素打入“冷宮”的趕腳,所以尿素的價格一落再落也純屬正常;工業方面,環保檢查是7月至今的熱門話題,多少家化肥、化工企業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部分復合肥企業難逃限產或停產的命運,開工水平一直處于低位(約50%),市場上的供應貨源不多,且秋季肥生產尚未全面啟動,對于原料尿素的采購也不見增加,尿素市場承受壓力之大;出口方面,今年的出口一直沒有給國內行情帶來明顯支撐,價低量少可謂雙重打擊,1-6月份我國尿素出口總量僅約504.98萬噸,較2015年同期674.44萬噸的出口量減少了約25.1%,減幅達170萬噸,再看價格,印度最新到岸價180-189美元/噸,而我國離岸價188-192美元/噸,雖然已經很低,但可能還有回落空間。
那么問題來了,尿素經銷商要如何應對眼下的行情?首先,手中的貨源不要堆積太久,以免后期回落幅度更大,成本投入更多;其次,隨用隨采,切不可覺得價格已經很低就有大量存貨的想法,以免后期行情的頻繁低位波動導致賠本銷售;最后,因糧價走低導致終端農戶的收入呈遞減趨勢,所以少投入是其主要手段,經銷商要對癥下藥,若想有利可圖,更要從終端的角度出發,不可盲目操作,謹慎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