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復合肥行業迎來了變革的一年。行業整合力度加大,競爭更加激烈。優勝劣汰是市場不可逆轉的真諦,為謀求生存,復合肥行業從生產走向服務,并把服務落地,測土配方施肥、科學施肥、金融服務等貫穿整個產業鏈條,這極大地提高了復合肥企業的競爭力。復合肥行業正在加快順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步伐,其發展也更趨理性。
新型肥料助推農業發展
近年來,農資行業對水溶肥及水肥一體化技術可謂越來越重視。在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的同時,始終站在水肥一體化推廣最前沿的是企業,這些企業矢志不渝地為發展中國水肥一體化技術而努力。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表示,水肥一體化技術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技術,是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現代農業的“一號技術”,而水溶性肥料則是農民田間地頭的福音,它近乎完美地解決了我國農業“節水、節肥、節地”的緊迫要求。
隨著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快速推廣,以富鋅水溶肥為代表的許多中微量元素水溶肥,以及像生物碳能水溶肥、腐植酸、氨基酸等帶有功能性的水溶肥也在填補市場,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與此同時,液體肥、生物菌肥在市場也獲得了一席之地。新型肥料的發展與農業發展密切相關,專用化、復合化、高效、安全、環保逐漸成為其發展方向。未來,新型肥料的快速發展必將為助推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確定服務半徑 精耕細作市場
當前,復合肥行業的整合加劇,小型企業關停和低負荷則已成常態,市場份額將繼續向龍頭企業轉移。面對行業現實,中小企業在有限的人力、財力、物力支持下,只有緊盯一個區域市場,才可能有所作為。根據西方國家的經驗,度過產品過剩經濟危機的出路,主要有兩條,一是收縮市場,二是細分市場。在當前的背景下,大部分企業沒有做好第一條,就跨入第二條。根據我國復雜的農業發展背景,記者感到,肥料行業以產品為中心的時代即將過去,“為農戶解決問題”的服務價值會逐步提升,洞察到這一點的中小企業,可以收縮市場。
農企對接測土配肥 引導農民科學施肥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生產逐步向集約化、規模化、自動化方向發展,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步伐隨之加快,農民科學施肥意識也在逐步加強,但現階段我國農業生產中施肥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重視化肥輕有機肥,重視氮磷鉀大量元素肥料輕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應用等。
在此背景下,農業部提出了“一主多元”的農技推廣模式,其核心就是將涉農企業納入到農技推廣服務體系中來,廣泛開展農企對接,在政策引導下整合農業部門與企業的力量共同致力于以測土配方施肥為主要內容的技術推廣。這種舉措在引導農民科學施肥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延伸服務,向產業鏈滲透
資金問題是農資產業中生產與流通環節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性難題,企業經常會因為資金短缺、現金流不暢的問題舉步維艱,制約著企業的發展。近些年,隨著我國土地流轉速度的加快,大規模種植群體的不斷涌現為農資產業帶來了新機遇,而“差錢”的問題開始滲透到農資產業的上下游,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國內一些企業的做法值得借鑒。一些獨具慧眼的化肥生產企業從現實出發,憑借敏銳的嗅覺開始嘗試為經銷商解決融資難貸款難的問題,金正大、中鹽紅四方等企業就走在前列,而且規模不斷擴大,引起了行業的高度關注。生產企業為流通企業解決融資問題,一方面可以牢牢地捆綁經銷商,成為生產企業最為忠實的合作伙伴,調動其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優勝劣汰,用銀行的標準體系考量經銷商的誠信與規范。
隨著我國土地流轉速度的加快,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種植大戶與專業合作社,他們的出現為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形成了有力的基石。然而,資金上的巨大瓶頸嚴重制約著規模種植經濟的發展,對此,國內一些農資流通企業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推出了針對種植大戶和專業合作社的金融貸款服務,不但解決對應涉農群體的融資難問題,而且促進了各地農資的經營業務,取得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有數據顯示,未來我國的復合肥需求將保持5%-7%的增長速度,復合肥行業前途光明。新型肥料日益受到行業的認可,水溶肥、液體肥、生態肥產業后來居上,成為企業開拓市場的利器;水肥一體化技術蓬勃發展,種肥同播常態化,復合肥在現代農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并迎來快速發展期。
上一條:車用尿素監督管理辦法出臺下一條:化肥產業“去政策化”之路漸行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