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嚴重、產品結構需調整、技術水平有待提高、成本逐年上升這四大難題,依舊制約行業進步和發展。7月16~18日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舉行的中國氮肥工業協會2015年中國氮肥、甲醇技術大會上,業界倡議,行業攻堅克難要走創新驅動綠色發展之路。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在會上發出警示,當前我國氮肥和甲醇行業面臨四個難題:一是產能過剩嚴重,行業投資過熱。“十二五”期間國內氮肥產能年均增長率5%,目前氮肥產能利用率僅為76%。二是產品結構需要進一步調整。氮肥產品結構不能滿足農業需求新變化,導致高效專用肥發展滯后,肥料利用率較低。三是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有待提高。尿素生產的關鍵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差距,一些大型關鍵裝備依然依賴國外。四是運營成本逐年上升。“十二五”以來,氮肥生產用天然氣、電、及運輸價格比2010年分別上漲了56%、42%和65%。企業銷售、管理、財務費用和利息支出比2010年分別上漲了104%、32%、103%和107%,企業運營艱難。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三屆理事會會長李勇武在會上表示,我國氮肥和甲醇行業技術創新與節能減排任務依然十分艱巨。為此,要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約轉型升級的重大關鍵技術和裝備,同時嚴格節能減排標準,倒逼行業加大資源綜合利用幅度和深度,發展多煤基多聯產產品。此外,氮肥行業要借力“一帶一路”戰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在資源能源、技術創新、投資融資、節能環保等方面開展更加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博源集團副總裁丁喜梅等代表在會上發出倡議,“十三五”期間,甲醇和尿素行業要積極攻堅克難,實施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戰略,要以全球的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重點是全面、系統、扎實地做好新型煤氣化技術改造工作,調整產品結構,發展新型肥料產品和延伸化工產品,實現柔性多聯產生產,并盡快淘汰安全、環保、能耗不達標的落后企業和過剩產能。
據悉,今年下半年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將研究“十三五”期間合成氨、尿素、甲醇生產應達到的技術水平和淘汰、限制、推薦的工藝、設備。
上一條:復合肥:終端經銷商被困資金鏈下一條:復合肥:終端經銷商被困資金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