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農副工業的廢棄資源及生活垃圾、城市污泥等找到經濟、環保的利用途徑,以廢治廢,變廢為寶,科學合理地利用各種廢棄資源,是化肥企業的重大責任,更是當務之急。這是中國化工報記者從12月10~11日在湖北荊州召開的2015全國廢棄資源在肥料中的應用高端論壇上了解到的信息。
據全國新型肥料行業研發協作聯盟理事長邵建華介紹,廢棄資源在肥料中的應用是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途徑。以農作物秸稈和糧食為原料的農副業產品生產會產生半數以上的廢棄物,大都作為“三廢”經處理后填埋。近幾年來,我國土壤有機質嚴重下降、中微量元素嚴重缺乏,中央提出的“沃土工程建設”,為有機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而這些肥料均可從當地農副工業廢棄資源中獲得。
目前,農業面源污染已經成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土壤肥力降低是一方面,環境損失更加巨大。白白流失的化肥以及秸稈、畜禽糞便、中藥渣等廢棄物,正在制造另一場生態災難。”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劉德輝說。
大連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徐永平教授表示,養殖業廢棄物在數量上及質量上可基本滿足種植業對有機肥的需求,堆肥法可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養殖業廢棄物。堆肥產業研究前景廣闊,商機巨大,其中功能性菌劑的開發是核心和關鍵。
南京林業大學周建斌教授說:“生物質(秸稈)氣化發電聯產炭、肥、熱技術,是秸稈等生物質高效、無公害及資源化利用的良好途徑,也是解決空氣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及食品安全問題的出路。生物質能源多聯產技術的實施與推廣將使天更藍、水更清、食品更安全。”
為加快廢棄物肥料推廣,江蘇省農委耕地質量保護站推廣研究員黃彬建議:保證廢棄物肥料的產品質量和使用效果;盡快建立一個廢棄物肥料生產的科學監管體系;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和推廣力度,提高用戶對廢棄物肥料的認識和施用積極性;通過農田試驗、示范,適價、快送,盡快使用戶信任并使用廢棄物肥料。
上一條:冬儲不溫不火廠家進入盤點下一條:冬儲不溫不火廠家進入盤點